“脑卒中”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中风”,“卒”为突然之意,“中”为打击之意,卒中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了卒中这种疾病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在今年的“世界卒中日”,医院联合天河区多家社区卫生中心举办了大型健康教育义诊活动,其间有专家向大家推荐了“中风”工具,能够迅速识别中风症状,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严格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今年的卒中日主题是“正视卒中,卒中可防可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徐安定教授指出:“中风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如果老百姓能够严格控制那些可控危险因素,很多脑卒中是可以避免的。”
徐安定细数了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年龄、性别和遗传等。
年龄的增长是每个人都不可抗拒的,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和年龄呈正相关,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发生脑卒中的概率增加一倍。另外,性别和遗传因素也是不可控的。男性的脑卒中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父母双方如果有卒中史,其子女发生卒中的风险要增加约2~4倍。
徐安定特别强调三大高危因素务必好好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压和血糖控制不好,都会明显增加脑卒中风险。另外还有一个高危因素是胆固醇。“胆固醇是个统称,有好坏之分,我们要控制的是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加强胆固醇管理,例如长期、积极地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达到治疗目标值。此外,还要特别强调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吸烟不仅增加恶性肿瘤和呼吸道疾病风险,更是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戒烟、控烟也是卒中预防的重要任务。“中风”工具看脸、查胳膊、听语言徐安定指出,在最佳卒中急救体系中,卒中发生5分钟内就要识别清楚,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溶栓等救治。年美国卒中协会也指出,防治脑卒中重点在卒中症状早期快速识别,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求急救。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辨别中风呢?风行世界的识别中风FAST口诀现在有了中文升级版——“中风”。徐安定介绍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神经病学》已正式向全球发布这个“中风”工具:看“1”张脸:脸上是否会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查“2”只胳膊: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若有上述任何一种突发症状出现,旁人就应快速拨打急救电话。有些中风病人经常会在半夜的时候起病,徐安定指出,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晚上人体血流慢,血压比较高,半夜到早上9~10时是卒中的高发期。这类病人晚上起来上洗手间,发现一边手脚已经没有力气了,以为是睡觉时胳膊被压麻了,没在意,继续回去睡,结果一觉到早上六七时醒来,才发现一边手脚已经完全瘫掉了。这种病人白白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zlff/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