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都市现场(jxtvdsxc)综合贵州公共频道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如删除来源必究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医护人员不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也在全力守护广大市民的健康平安。近日,一名因脑干出血不幸去世的患者,捐献了自己的全身健康器官。浙大二院,紧急同时进行了6台移植手术,让六位患者重获新生。
2月27日早上7点40分,48岁的张先生,经抢救无效永远告别了家人朋友。按照患者生前的愿望,他捐出全身的健康器官,包括1个心脏、2个肺脏、1个肝脏、2个肾脏及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手术室内,全体医护人员,也郑重向他鞠躬致敬,感谢他的无私奉献,为其他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紧接着,涉及6名患者的移植手术,在百名医护人员的配合之下,同时启动。
接受心脏移植的,是一位67岁的退休职工,20多年前就出现胸闷气急的状况,且反复发作。3年前安装起搏器,帮助除颤。12月31日,病人入住浙大二院,当时已严重心衰、呼吸艰难,急需器官移植。在董爱强主任团队的努力下,上午10时49分,这颗健康的心脏,在患者胸腔内重新跳动了起来。
“整个春医院度过的。病人等待器官的机会,比平时少很多。他们家属也一度失去了信心。他非常幸运地接受了移植手术。家属很高兴,终于等到了供体。这是我们在新冠疫情下,做的第一台手术。”
从上午7点到晚上7点,经过整整12小时,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6台移植手术全部顺利完成,6位患者重获新生。他们当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心脏衰竭患者外,还有一位肺衰竭的男性,一位患干燥综合征以及间质性肺炎的女性患者,一位肝硬化患者,和两位位尿毒症患者。
此次的器官移植,因涉及的患者及家属多、手术复杂,感染防控难度大。为了尽可能保障手术的安全,器官捐献者接受了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为阴性。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必须经过三道筛查。院方表示,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成功进行的首场高难度器官移植手术。在特殊时期,他们一边严防死守,一边精准治疗,保证对患者的抢救治疗正常开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zlff/1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