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新通讯员苏慧群张依晗)一位76岁的老人近日突然出现口齿不清、右侧肢体乏力等症状,家人将其紧急送到医院(医院)急诊科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对该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该院神经内科博士后周广怡副主任医师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患者属于轻型卒中,但距发病时间不到2.5小时,处于静脉溶栓“黄金时间窗”,且老人无明显溶栓禁忌证,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后,认为患者适合“静脉溶栓治疗”。在详细告知患者家属目前病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对该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随着药物的输入,患者感知逐渐恢复、患肢肌力逐渐好转,且手脚能够逐渐活动。目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周广怡介绍,脑梗死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中风”“半边瘫”“脑血栓”,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病。具体来说,脑梗是脑血管突然堵塞造成大脑血流中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也称脑卒中。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绝大多数病人都会留下永久性后遗症,为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恢复血流、改善脑循环是主要治疗效果。静脉溶栓药物rt—PA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目前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脑梗死发生后溶栓的黄金时间一般小于4.5小时,所以一旦发生脑梗死,需快速就医院,接受规范化全流程的治疗。对于有可疑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必须及时到能医院就医,首先经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其次发病时间<4.5小时,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均应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如果急性脑梗死能够在时间窗内选择静脉溶栓,那么大约有40%—80%患者堵塞的血管可能再通,症状也会很快改善,或留下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风险”,这个概率大约在3%—5%,包括颅内出血和全身多部位出血,其中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约1%。总的来说溶栓越早,获益越大,风险越小,预后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jbzd/1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