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堂温差大专家谈如何远离脑出血

专家简介:何志义,中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东北三省神经病学交流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兼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先后在国内外神经病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31篇。主编著作2部,主译著作1部。

辽沈晚报《花样夕阳》周刊5月21日专版

脑出血即大家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发生在40岁以上至70岁的中老年人当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年龄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其发病原因约80%为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其余为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6个月死亡率是30%-50%;远期预后非常差,大约只有20%的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由于该病起病急重、恢复缓慢、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因此掌握脑出血的防治常识,了解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出血后的正规救治,是降低脑出血后致残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经常吸烟更容易患脑出血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约70%-80%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其他原因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静脉窦栓塞、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血液病、淀粉样血管病变、应用抗凝药后及脑肿瘤等。引起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危险因素是血压控制不稳定、波动较大。

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主要有:

1.精神刺激:由于过分激动,使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血管破裂;

2.过度劳累:由于精神极度紧张、长途旅行等,过于疲劳易诱发脑出血;

3.不良习惯:如酗酒、暴饮暴食、饱食后沐浴等;

4.气候变换: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血压升高,造成血管破裂;

5.咳嗽,便秘等。

另外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药物滥用、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等也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在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是脑出血的重要相关因素。有关文献显示,脑出血与吸烟有很大关系,经常吸烟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1.1倍。

身体麻木 吐字不清

都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

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短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4.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高血压性脑出血容易引起偏瘫

1.头痛、眩晕、喷射性呕吐

2.发病后随即出现言语含糊不清、失语,肢体抽搐,口角歪斜、流延,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偏瘫或感觉异常

3.重者昏迷、呼吸困难、打鼾

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壳核,这个区域的出血往往引起对侧肢体的偏瘫,简单地说,左脑出血了,右边的胳膊腿就不好使了;相反,右边脑子里出血了,左边肢体就活动不利。

脑出血应该怎样治疗?

如出血量不大,患者意识清楚或者轻度的嗜睡,是可以行保守治疗的。也就是暂不用手术干预,血肿灶在其出血后的3-7天都能使其周边正常的脑组织形成水肿,这也形成了局部高压,具有危险性。

如出血量大,患者可能已经昏迷或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这时候就需要手术干预,但是即使成功的手术干预也只能保住其性命,不能使其恢复对侧的肢体活动,昏迷程度深的有可能会陷入长期昏迷甚至形成植物状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小的负担。

脑出血患医院正规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采取规范化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措施。针对不同出血原因、出血类型、出血部位、患者一般状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如动脉瘤的微创手术夹闭或微创介入栓塞,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引流、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

早晚温差大

应如何预防脑出血?

5月份正是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早晚温差可达10℃左右。低温会让血管急剧收缩,高温会使人体的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中老年人一旦遇到温差大的天气,就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此外,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因。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交感神经易兴奋,同时情绪易烦躁,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普遍下降,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生脑出血的几率也会上升。

脑出血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特点。那么,春夏换季时应如何预防脑出血呢?

1.稳定血压

积极控制高血压,必须长期、有效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老年人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坚持服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以降低和稳定血压,避免自行增减降压药物的种类和药量,以免血压波动和反跳。要定期测量血压或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观察用药效果,保持血压稳定。

2.调整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大喜或盛怒。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要冷静地对待和处理各类问题。人的情绪稳定,就不会引起血压升高,也就减少了脑出血的发病几率。

3.饮食调节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瘦肉、鱼、蛋等。

4.戒烟戒酒

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人,尤其应戒烟酒。

5.生活规律

要建立合理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脑出血发生,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注意劳逸结合。

6.预防便秘

大便干燥,用力排便,不但腹压升高,血压、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出血。老年人要预防便秘可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菌菇类、芹菜、韭菜、水果等。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水、芝麻、红薯、玉米等,也可做腹部按摩。

7.勿下蹲排便

下蹲排便时,人的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的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从而增加脑出血的危险。

8.防止跌倒

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动脉硬化,加上血管壁较脆弱,若不小心跌倒,易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因此老年人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跌倒。

9.足量饮水

体内缺水时,会使血液变稠,血流变慢,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水。

遇突发脑出血别大力摇患者

前段时间,我院急诊曾收治一位患者,老人在家中和小孙子玩耍时突然感到头晕,大口大口地呕吐,家属非常着急,一个劲儿地喊患者名字并摇晃患者;老人很快就失去了意识,家属使劲摇晃也不醒,儿子到家后马上叫了急救车。

为了赢得救治时间,患者家属自行将患者搬到了楼下。急救车将患者送入急诊后,头部CT显示这位老年患者得了脑出血,而加重原因就是他的家属等待急救车时对他的不当处理造成的。在有家人突然发病的那几分钟时间里,救助措施是否正确甚至关乎家人的生命。那么,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那几分钟时间里,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1.保持镇静,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家属不能悲声哭叫,以免加重病人紧张情绪,出血加剧;

2.初步判断为脑出血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有条件者可吸氧、测量血压,若血压超过/mmhg,可舌下含化硝苯地平片10mg; 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4.打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等到急救车到达时,不可大力摇晃患者或自行搬运患者。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hyz/782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