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脑血栓真的来了

今天我们急诊接诊了一位34岁的男性患者,自己说他近两日出现了全身乏力,右侧肢体麻木、手和脚不听使唤,说话不清的症状,经医生体格检查,化验了血生化指标,做了CT检查提示没有明显的出血后,医生考虑为脑血栓早期,患者不想住院,医生给予了急诊输液治疗,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和患者的沟通,我发现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知识很是缺乏,在为他讲解的同时我决定应该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脑血栓早期应注意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认为脑血栓是老年人容易患上的疾病,其实该疾病已经趋向年轻化,这里我讲解一下脑血栓的分期,一旦出现脑血栓的早期症状应该注意什么,从而减少因疾病所带来的更大的伤害。

脑梗塞发病后的分期:1、超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小时内。发病时间短,未形成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最理想时机。若用溶栓等治疗方法,病人可能完全恢复。2、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72小时内。脑组织缺血中心部分坏死,治疗目的是防止“中心梗死区”扩大。输液加口服药物改善中心梗死周边区供应,使其恢复正常。3、急性后期:为脑梗塞发病的72小时—1周内。治疗目的是改善水肿的脑组织。输液加口服药物使梗死区周边组织功能继续得到改善,是二级预防开始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病情不稳定,经常有迅速的变化。该阶段以挽救生命和控制病情为主。4、恢复期:脑梗塞发病的一周后—6个月期间。许多病人还留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应尽量减少病残,防治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坚持口服用药以恢复功能、避免脑梗塞复发。在发病后,此阶段病情趋于稳定,病情会得到好转并有可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轻度和部分中度患者可恢复较好水平,部分中、重度患者症状和体征将继续维持。5、后遗症期:发病、治疗6个月后时期。该阶段病情稳定,病情改善缓慢,会失去部分生理功能,经过服用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等长效中药和锻炼恢复后可使病情进一步得到改善。这一时期患者更应注意坚持药物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防止脑梗塞复发。

警惕以下6个信号

一、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二、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毫米汞柱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毫米汞柱以下时,也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信号。

五、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前兆最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突然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都可能是发生脑血栓的信号。

早期超早期未住院患者,选择门急诊治疗回家应当注意:

一、饮食

1、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碘食物,提倡食用植物油。

2、控制总热量,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3、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含儿茶酚胺、茶碱以及多种维生素,可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4、戒烟酒。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

5、舌头麻木活动受限,吞咽障碍或困难的病人应缓慢进食,不能着急,防止误吸、呛咳,及咬伤舌头和口腔黏膜。

二、休息、活动

1、急性期卧床休息,为防止脑血流减少,应取平卧位,头部不宜抬高。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

2、头晕反应迟钝肢体活动不利的患者,应加护栏,站立或移动时有人陪伴,上台阶时应扶扶手,因为患病初期病人不适应机体的变化,抬腿的高度和正常时有区别,容易跌伤、伤人或自伤,避免穿拖鞋,避免倒热水端热汤等,尽量避免使用利器及易碎的用物。

3、生命体征平稳后,应早进行床上、床边及床下运动患肢。

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疲劳。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压、血糖的情况,坚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输液治疗,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要及时就诊。









































白癜风治疗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637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