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护理知识

三叉神经痛是指原因未明的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难以忍受的剧痛,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可由脑桥小脑角占位病变、炎症、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病因引起,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数40岁起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

疼痛特点(一)疼痛性质:常无先兆,为骤然闪电样发作,犹如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持续数秒至2分钟。发作时患者常双手紧握拳或握物,或用力按压痛部,或用手擦痛部,以减轻疼痛。因此,患者多出现面部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眉毛脱落等现象。其发作来去突然,间歇期完全正常。病初起时发作较少,以后越发越频,疼痛程度也随之加重。(二)疼痛部位:仅限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居多。以面颊部、上下颌或舌疼痛最明显;上下唇、口角、鼻翼、门犬齿和舌等处最敏感,为“触发点”。严重者洗脸、刷牙、谈话、咀嚼都可诱发。(三)伴随症状:疼痛发作时可出现面肌痉挛性收缩、口角向病侧歪斜、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

治疗原则?迅速有效镇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一)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是首选药,可抑制三叉神经的病理性神经反射,开始0.1g,每日2次,之后每日增加0.1g,必要时可增至0.4g,每日3次,疼痛控制后逐渐减量,以0.2g、每日3-4次维持,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轻者亦可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二)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手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个月,很少超过一年。半月节封闭术相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三)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电凝治疗:是一种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疗效可达90%。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损毁,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做开颅手术的患者。(四)微血管减压术(MVD):目前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适应症包括: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排除多发性硬化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病变;药物或经皮穿刺治疗失败者;无严重器质性病变,能耐受手术者;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为“责任血管”如小脑上动脉(75%)、小脑前下动脉(10%)、基底动脉等。?(五)伽马刀放射外科治疗:适用于合并多发性硬化者;身体情况差或年迈不能耐受手术或不能因手术而停用某些药物(抗凝剂等)者;其他治疗无效或复发者;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者。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1.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劳累,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宽敞舒适,保持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因周围环境刺激而产生焦虑情绪,以致诱发或加重疼痛。。2.指导患者选择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饮食宜选清淡、无刺激的软质,并小口吞咽,严重者可进食流质;注意头面部的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能用太冷或太热的水洗脸;告知患者洗脸、刷牙、剃须、咀嚼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止疼痛发作。3.鼓励患者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如看电视、听轻音乐、阅读报纸、跳交谊舞等,进行指导式想象、气功疗法,以利于患者松弛身心、转移注意力、提高疼痛阈值而减轻疼痛。?4.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进行检查治疗等护理操作时,动作应准确、轻柔,切忌粗暴的拖拉,尽量减轻疼痛的刺激。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担心、恐惧,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完善术前准备,包括了解病史,术区备皮,配血,药敏试验,相关化验检查,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皮肤清洁,严格执行“三短六洁”,取下身上所有饰品,排空大小便,术前禁食水8小时,穿刺部位若有破损或感染者禁做。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该手术部位深切靠近脑干、小脑等多根颅神经,因此,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变化及伤口引流情况,警惕颅内继发性出血,同时严密观察呼吸变化,有无脑干受压症状;2、体位护理:全麻未醒时,予平卧位,头偏向健侧,苏醒后抬高床头或取半卧位,以减少出血,防止脑水肿;3、饮食护理:术后清醒6小时后,先试饮水,若无误咽、恶心、呕吐时,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术后2-3天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为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4、其他:定时翻身叩背、促进拍痰,减少肺部感染。观察耳鼻腔有无异常漏液现象,一旦发现,立即上报医生。并发症的护理:1、颅内血肿与血管痉挛: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表现为术后麻醉清醒,数小时后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瞳孔不等大、呼吸深慢、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因此术后因密切观察呼吸、意识、瞳孔变化,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2、低颅内压:术中吸除大量脑脊液,术后颅内渗血刺激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术后患者有头痛、眩晕、呕吐等低颅内压的表现,在全麻清醒后给平卧位或头低位。3、口唇疱疹:采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动作轻柔、避免水泡破裂,一般3-7天疱疹消退。4、脑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对面神经牵拉或过多触动神经根可导致周围性面瘫,如歪嘴、咀嚼无力、眼睑闭合不良、声嘶、呛咳等。5、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可引起低颅内压,极易导致颅内感染,因此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及用力排便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三)药物治疗的护理遵医嘱首选卡马西平,主要是抑制三叉神经的病理性神经反射。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量,疼痛控制后逐渐减量,以预防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嗜睡、恶心、步态不稳、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轻者多在数日后消失,重者应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同时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或自行停药,护士应观察、记录和及时报告医生。?

(四)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病程较长,持续反复性的剧痛,使患者长期被病痛折磨,对生活和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不仅使日常的工作无法进行,也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首先,因患者常常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不了解而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加重疼痛。所以我们要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在适当的时候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尽快的消除紧张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把精力放在工作、学习和关心他人身上。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患者从工作成绩和周围温暖的乐趣中得到满足和放松。再次,由于患者的不良情绪常影响到家属,使其也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所以应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在与其交流的时候注意声调和语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以引发疼痛。

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应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本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使病人了解该病有突发突止、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的特点。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培养多种兴趣爱好,适当分散注意力;保持正常作息和睡眠;洗脸、涮牙动作宜轻柔,食物宜软,忌生硬、油炸食物。2.用药与就诊指导:说明乐观对待疾病存在的现实和避免诱因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期间不要独自外出,不能开车或高空作业,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换药物。并于每1-2个月检查一次肝功和血常规,当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或皮疹时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464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