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即脑卒中,是脑血管方面的意外,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
在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万,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2位。中风患者中,只有不到20%的患者可基本痊愈。
可你知道吗?在中风之前,很多人会经历一次小中风。这是一个警铃,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只有重视小中风,才可以避免身体受到更大伤害。
什么叫小中风?
小中风,学名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它的症状类似中风,可以表现为:
●脸、口角歪斜,咧嘴变得困难;
●双臂或单臂没有力气,或感觉麻木;
●口齿不清;
●视野缺损;
●意识模糊、头晕,失去平衡等。
但是,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如果忽然出现了以上状况,要当心是小中风发作,医院检查。
小中风是中风前兆
与中风不同的是,小中风是完全可逆的。
由于大脑血运的恢复,症状大都会很快完全消失。这也是小中风被忽视的最重要原因。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中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中风,而有4%~20%的患者会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三个月内出现中风。
预测小中风后的中风概率
●年龄大于60岁,加1分;
●血压大于/90mmHg,加1分;
●一侧肢体无力,加2分;
●语言障碍但没有肢体无力,加1分;
●持续时间10~59分钟,加1分;
●持续时间大于60分钟,加2分;
●有糖尿病,加1分。
测试结果:
低风险:0~3分;
中风险:4~5分;
高风险:5分以上。
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2天之内就有8%~10%的概率会出现中风!
所以,小中风发生后,一定要尽快开始预防性的治疗,尽量降低发生中风致死致残的风险。
小中风发作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小中风的症状,务必先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视野缺损、眩晕或者走路不稳的情况,最好待在原地坐下,不要轻易走动,防止跌倒或碰撞。
到医院后,医生在问诊后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头部CT或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心脏彩超和颈椎动脉彩超等。
所以,如果因医院,医生却开了头部CT,不要以为医生是在过度检查。
如何预防中风?
对于出现过小中风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防止以后出现中风。
中风和小中风归根到底都是脑血管方面的病变,因此降低血管高危因素,对于防止小中风患者发展为中风尤为关键。以下是医生们的一些建议。
1.戒烟及控制体重
这两点不仅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对于其他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一些骨科疾病都有好处。迈开腿、管住嘴。
2.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避免三高可以降低中风风险。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以及正确用药。建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
3.控制房颤等基础疾病
房颤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房颤发生时,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而脱落的血栓流动到脑血管就有可能产生中风。房颤患者的中风概率比普通人高5~10倍。
如果曾出现过房颤,要及时到心内科咨询医生,许多房颤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预防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有效减少小中风及中风的概率。
小中风可以看成是中风前兆,快发给朋友们看看,一起重视起来!
来源:健康头条
责任编辑林茵
厦门市老龄办厦门晚报社
新政出台马上知晓
涉老信息一站查询
时尚新招在线学习
达人老友传经送宝
晚报记者排忧解难
防骗咨询即时响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