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未雨绸缪降风险,有惊无险战

医院神经外科董志强高振山前言

血管网织细胞瘤(HB)又称血管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细胞的良性肿瘤之一,常为囊性,囊壁上有一个富含大量血管的结节,但也可能为完全实质性。实质性肿瘤占血管网织细胞瘤的30%。

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临床症状与肿瘤性质和位置密切相关。

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是血管母细胞瘤的一种,由于发病位置较深,且肿瘤与脑干等重要血管网络相邻较近,丰富的血供常常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

病例汇报

患者李XX,男,47岁,因“间断头疼头晕2年,加重1周”入院。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言语清楚,记忆力下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闭合有力,口角无歪斜,喝水无呛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指鼻实验阳性,“一”字步实验阳性,步态不稳,生理反射存在,病历反射未引出。术前核磁:术中情况:本例为小脑半球实质性血网,肿瘤血供丰富,术中肿瘤易出血,沿肿瘤周边脑组织小心分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到肿瘤组织。先寻找肿瘤供血动脉,注意与引流静脉鉴别。供血动脉粗大,位于肿瘤腹侧,引流静脉迂曲,位于肿瘤表面。辩明供血动脉后电凝切断,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与小脑幕无关。主刀:董志强助手:高振山术后影像: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缺损:总结血管母细胞瘤是指由基质细胞和丰富毛细血管组成的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有固体状和囊泡状两种基本形态。本例患者为固体状肿瘤,血供极其丰富,血管母细胞瘤是脑内和脊髓内常见的一种血管性的肿瘤,严格的来说它是一种血管,血管细胞的残存,而形成的一种肿瘤样的改变,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肿瘤,所以血管母细胞瘤,如果从肿瘤的角度进行分析,它是良性的,它主要是一团异常的血管造成的肿瘤,而这种肿瘤,一般会有比较明确的占位效应,有时还会破裂出血,引起患者的症状。对于血管母细胞瘤引起症状的患者,我们建议一经诊断明确,尽早将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切除,这类肿瘤血液供应比较丰富,手术切除,医院进行,在显微镜下将血管瘤完全切除,才能避免将来术后的复发。术者、作者简介

术者:董志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现就职于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长期从事脑胶质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

擅长各部位脑胶质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擅长幕上肿瘤,颅底肿瘤,小儿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颅底肿瘤的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擅长颅内各部位囊肿,各种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及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论著一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1篇)。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门诊时间:每星期一下午,每星期五下午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楼3楼

作者:高振山,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现就职于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zlff/14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