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近年来,我院一直在秉承“中医有特色,西医保前沿”的发展理念,不断开拓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先进、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各科室在充分运用本专业治疗疾病基础上,又积极开展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提高了疗效,赢得广大患者一致好评。不久前,一个真实的病例就深刻体现了我院践行这一理念的成果。
11月23日,我院脑病一科收治了一名患者。该患者女性,64岁,于入院前19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动则呕吐不止。医院,诊断为左侧小脑出血。入院后患者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食物和水入口即吐,直至到我院前3天几乎粒米未进。由于近20天患者症状未见缓解,患者家属决定转院到我院接受治疗。
刚入院时患者状态非常差,头晕身重,稍一动作便呕吐不止,家属倍感焦急。脑病一科赵小星医生在收治患者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由于多日呕吐加之未进食水造成了电解质紊乱。赵小星医生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补液、补充营养、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并且邀请针灸推拿科翟军萍主任、内一科宋国琴主任、普外一科李华山主任以及心理病房董建峰主任等前来会诊。经过大家的协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认为该患者的呕吐症状是小脑出血引起的并发症。几位主任通过讨论最终确立了中西合璧、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来解决患者持续呕吐的问题。一方面继续用调节电解质平衡并对症治疗,另一方面运用针灸、中药、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调和脾胃,降逆止呕。
翟军萍主任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通过辨证确定了以体针和眼针治疗为主,同时应用背俞穴埋针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由针灸推拿科王云超医生前去为患者治疗。
王云超医生第一次看见患者时,她正侧卧在床上不停地干呕。看见医生,她苦苦地哀求道:“大夫!快救救我吧!”看到患者这样痛苦,王医生的心里也很焦急,解除病痛是医生的职责,此刻他感到责任重大。首先,他在患者背上选择了4组背俞穴,用毫针平刺,并用胶布固定,此为埋针。然后,他又选取了双侧足三里穴,行穴位注射治疗。最后进行的是体针和眼针治疗,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
随着一根根银针刺入穴位后,王医生又根据患者病情施以手法,让患者体验针感,患者竟渐渐安静下来。留针30分钟后出针,王医生又对家属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次日复诊,患者状态稳定,家属喜笑颜开。家属说:“自从昨天行针之后,病人呕吐的情况明显缓解了。今天我们还去做了胃镜,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吐。这治疗效果太好了!”治疗第三天,患者基本没有再吐,并且开始少量进食了。十天后,患者可以下地行走,偶尔还会和医生开玩笑。患者家属每天看见医生都说:“真得感谢你们呀!医院的办法多,疗效好!”经过十几天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这个病例之所以有这样好的疗效,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运用西医稳定患者的生命状态,再采取合理的、多样的中医特色治疗。中医与西医的完美互补,现代与传统的默契配合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我们坚信:中医在西医的保驾护航下可以行的更远,西医插上中医的翅膀能飞的更高。
图文:针灸推拿科王云超
编辑:企划科贾春丽
审核:刘国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zlff/1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