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眩晕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眩晕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生活中大家常碰到身边有人“头晕”、“头昏”或者“晕倒”,而对于“眩晕”一词也并不陌生。眩晕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怎么对医生说清楚“我的晕”?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相关眩晕?大家先不急,来跟小编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01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可由眼、本体感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内分泌疾病及心理疾病引起,涉及多个学科。与头昏常见的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有所不同,眩晕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02

眩晕的类型有哪些?

基于疾病的解剖定位和病因可分为:前庭周围性病变、前庭中枢性病变、精神心理性头晕、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和病因不明性头晕。其中周围(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最为常见。

周围(外周性)眩晕是指由于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节病变引发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病变多位于脑干和小脑,少数见于丘脑、前庭皮质或颅底高颈髓。

眩晕的常见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以及其他脑干的症状与体征,比如吞咽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眼动麻痹、视野缺损、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肢体或颅神经无力或感觉障碍、下肢病理征阳性、意识障碍甚至晕厥等。

03

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该如何区分?

眩晕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是中枢性和外周性眩晕鉴别的关键。意识状态异常包括:嗜睡、昏睡、意识模糊、谵妄及昏迷等。如果眩晕患者发生有意识障碍,应重点考虑中枢损伤,早期鉴别眩晕的外周性病因和血管性病因有助于积极对卒中风险做出评估。

另外,中枢性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程度轻重不等,与体位、头位变化无关;持续时间较长,数天至数月;可出现前庭减振或前庭反应分离现象,常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外周性眩晕可伴耳胀满感、耳鸣、听力下降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可出现前庭重振现象,很少有优势偏向。

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zlff/12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