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
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脑血栓早期征兆
1、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3、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4、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
5、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6、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7、其他先兆症状:除上述先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纳豆如何防治血栓
纳豆在日本、韩国已有多年的食用历史,纳豆一开始是由中国传入日本、韩国的,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在公元年抵日弘法,将30石“甜豉”带到日本,并在寺庙中流传,发展成今天的纳豆。日本寺庙的厨房叫纳所,纳豆在厨房生产,因此在日本称其为纳豆。
年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博士发现了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具有天然的溶栓作用,且优于目前的溶栓药物。他对多种食物进行调查发现,纳豆是唯一具有天然溶栓作用的食品,同时纳豆还有调理肠胃、抗衰老、增加骨密度等多项保健作用。这一发现拉动了纳豆消费的热潮,并且愈演愈旺。
纳豆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在粘丝里,过滤出豆后的粘液经过零下四百度的冻干机冻干,水分升华形成冻干粉,盒鲜纳豆粘丝冻干提取后才能得到雁鸣湖纳豆激酶提取冻干粉一袋,纳豆激酶含量达到4万FU。
纳豆激酶可平稳降血血压,高血压的形成主要是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比率高,血液就不能在血管中畅通,造成血流量减少,血管变狭窄。研究发现,纳豆激酶可以从血管内壁开始调节,显著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阻止心肌及血管壁肥厚,致使血压下降。纳豆激酶能够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在人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比血栓溶解剂长4个小时以上,最长可达12个小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吃会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jbzd/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