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健康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
以脑出血、脑梗塞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率很高的两种疾病。深秋往往又是这些病的高发季节。
脑出血多发生在40~70岁的人,其中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脑出血起病较急,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几天或前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专家在经过长期的临床总结后,发现了下列十个脑血管病发生前的征兆。生活中一旦有此现象,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就是生命!
脑血管崩溃前的10个信号
早点知道能救命!
一眩晕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头痛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
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有些人伴发恶心或者耳鸣。
二短时间的语言困难和浑身乏力这种现象往往突然发生,短的时候,一二十秒就可以过去,长的时候,十几分钟乃至数小时才能恢复正常。恢复之后,患者不留任何后遗症。切记,这是脑缺血发生的前兆。
三眼皮下垂、口眼歪斜新泽西州眼科医生卡里·西尔弗曼解释,眼皮下垂可能是霍纳氏综合征的一个迹象,它是指由于眼部交感神经支配被阻断引起的眼部异常。霍纳氏综合征主要是脑干中风或颈动脉瘤所造成的。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或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四半身麻木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突然感到全身疲乏、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出虚汗,低热,胸闷,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五突然健忘如果对从前的事情完全忘记,但是在数小时之后又有所好转,在遗忘的时候内心恐局促不安,要考虑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前兆。
六蓝色嘴唇美国洛杉矶急救专家马克思·勒博医生认为,嘴唇发蓝可能是发绀的一个迹象,多由血液循环不良造成。心脏缺陷或其他心血管问题会干扰血液缺乏足够的氧气。这就会让血液的颜色从明亮的红色变为暗色,使皮肤和嘴唇显现出蓝色。
七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伴有呕吐,要高度怀疑脑血管疾病。这个时候应该立即测量一下血压。即便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自动消失,也要提高警惕。此现象反复发生多次,患者就可能出现难以挽回和逆转的脑出血。
八眼睛附近的黄色肿块西尔弗曼医生认为,这表明病人有高胆固醇的可能性,高胆固醇本身没有症状。这种黄色肿块被称为黄斑瘤,这种微小的肿块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造成脂肪在皮肤下沉积。尽管它们柔软无痛,但的确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九突然意识出现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十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异常(不等大),常引起颅内压增高,有时还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这种表现可以是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也可导致失明。
国际权威期刊
90.2%中风负担因素可控制
《柳叶刀》神经学分刊发文称,90.2%的中风负担都由可调节风险因素造成,并且,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可控的风险因素是什么?本次研究列出了一共17种对于中风而言可控的风险因素,包括——
空气污染和环境因素:环境PM2.5污染,家庭固体燃料燃烧污染,铅暴露;
饮食风险:高钠饮食,含糖甜味饮料摄入量高,水果摄入量低,蔬菜摄入量低,全谷物摄入量低,饮酒;
身体活动因素:身体活动量低;
烟草因素:吸烟,二手烟;
生理因素:高BMI,空腹血糖高,收缩压高(SBP),高胆固醇,低肾小球滤过率(GFR)。
可以看出,除了空气污染和环境因素外,其他的比如饮食、活动量、烟草等等因素都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既然如此,一定不要等到不意外的意外发生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做好五件事
控制住90%中风危险因素
1、血压要控制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推出-6--0-和-80-6-5-0-这两组号码。只要记住这两个“手机号”,未来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会降低90%!
▲胡大一教授图片来源:如图
①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记得开头的手机号:-6--0-:
:收缩压达标值mmHg以下;
6:空腹血糖6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以下;
:总胆固醇值,正常人降到5mmol/L以下,有糖尿病或者冠心病者降到4mmol/L以下,同时有这两种疾病者则应降到3mmol/L以下;
0:零吸烟;
: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②健康人群要严格记住开头的手机号:-80-6-5-0-:
-80:是理想血压,指血压控制要小于/80毫米汞柱;
6:是理想血糖(空腹血糖)小于6毫摩尔/升;
5:指理想胆固醇小于5毫摩尔/升;
0:零吸烟;
:女性腰围不超过2尺6寸;男性腰围不超过2尺8寸。
2、每天半斤水果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中国人吃水果的研究显示——与不吃水果或很少吃水果的人相比:
多吃水果的人心血管病死亡下降了40%,因冠心病死亡下降了34%!
每天摄入克(2两)新鲜水果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约三分之一。
作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并不能完全确立水果摄入与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二者确为因果关系,而且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每日摄入新鲜水果,每年则可以减少50余万名心血管病死亡。
3、BMI体重指数保持好BMI就是体重指数,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医院临床营养医师于康教授介绍:
中国的BMI正常值是18.5~24.0(不含24);
≥24.0叫超重;
≥28.0叫做肥胖;
<18.5叫做体重偏轻。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BMI在30以上的胖子,同时,相同BMI下,由于体脂含量更高。
最好的减肥方式其实是这样的:
吃——多菜少肉,七八分饱;
喝——饭前喝汤;
动——坚持至少半小时有氧运动;
睡——不能熬夜,保证7小时。
4、吃盐:每天一啤酒瓶盖亚洲许多地区(包括中国)在饮食上都摄入纳含量过高,有研究认为这种饮食结构容易导致高血压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食盐推荐摄入量为6克。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胶垫,装满盐正好是6克的量。
5、远离烟草中国目前已达到每年因吸烟死亡万人,因二手烟死亡10万人的地步。《柳叶刀》曾经刊文预测中国吸烟死亡人数会在年达到万每年。
六步戒烟法:
第一周,写抽烟日记。每天记下抽烟的时间,为什么吸。
第二周,告诉别人。把自己打算戒烟的想法告诉家人、朋友及同事,让尽可能多的人来监督。
第三周,尽量远离能引起你吸烟欲望的环境。用另一个好习惯比如吃水果代替抽烟的坏习惯。
第四周,一定忍住!这周你可能会遇到点麻烦——不能集中精力,坐卧不安,产生睡眠障碍等。但记住,过了这一周,就会柳暗花明。
第五周,戒烟关键期。如果还很难受,可寻求医生帮助,服用尼古丁替代品或处方药。
第六周,当提防那些可能让你复吸的机会和场合:比如疲惫不堪的工作之余,心情沮丧的时候,遇到你有一段时间没见过的朋友并喝了点酒……
除了空气污染和环境因素外,其他的因素都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既然如此,一定不要等到意外发生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都给朋友们看看吧~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jkcszj-)”编校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jbzd/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