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大家都很熟悉,可你听说过“肠中风”吗?
两周前,王大伯突然感觉小腹剧烈疼痛,医院急诊。由于腹部没有明显压痛,再加上有腹泻,医院一开始考虑是肠胃炎,给予输液对症治疗。三天后,王大伯的腹痛不但没有好转,而且逐步加重,还出现了血便,腹部也出现压痛。
随后,王大伯被家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一问病史,一摸肚子,马上开出增强CT检查。果然,增强CT显示,供应小肠的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被血栓堵塞了。原来,王大伯既往有房颤病史,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结果心房里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堵塞到了肠系膜上动脉里。由于缺血时间长了,小肠大部分都缺血坏死了,所以王大伯出现血便。而且,肠道里的细菌跑到了血里,导致全身感染,还引发了血压下降。
肠中风是缺血性肠病的俗称,此病好发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血管病变是全身性的,故除了心脑血管病变外,肠道血管也会出现血栓等病变。供应肠道营养代谢的血管主要为肠系膜动脉及静脉,当这些血管发生阻塞后,即产生了缺血性肠病。因为和脑血管发生阻塞称为“中风”的机制类似,所以俗称“肠中风”。
腹痛为突出表现
随着人口步入老龄化、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本病发现率明期增加。但是缺血性肠病早期通常不容易被发现。
腹痛是该病最突出的表现,主要是由缺血引起的,类似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时产生的胸痛。腹痛定位不确定,为持续性钝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有便血或呕吐咖啡群胃内容物;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发生肠坏死穿孔等严重情况。慢性肠缺血的病人,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肠道吸收不良等。
缺血性肠病表现不特异,腹痛、吸收不良等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有时很难早期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确诊,轻者腹痛反复得不到缓解,重者发生肠坏死,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像预防脑血栓一样预防肠中风
生活中,要像预防脑血栓、冠心病那样,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平日应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控制好体重,并且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饮食应清淡,营养均衡,少吃动物性脂肪,不暴饮暴食等),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病人,需要定期复查血压、血糖等相关指标,并将其调整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房颤病人,有条件的要积极转复窦律治疗,不能转复者除了控制心室率,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华法林等抗凝治疗。
祖凌云主任医师副教授
北医三院心内科出诊时间周一下午(高血压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擅长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力衰竭/心脏病
长按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jbzd/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