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结对子”互帮互助
在旁人为阿青难过时,她却在床头的黑板写上了“能站着就别坐着,能坐着就别躺着”的标语,还有一行1~10的阿拉伯数字每天,她都在黑板前读一遍,在识字能力渐渐消退前,她想永远记住这些
在芳村的一个保障房小区,问起阿青,邻居们都说没怎么打过交道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明爱)社工阿玉说这情有可原,阿青照顾自己已经很困难了,走出门晒太阳,下楼与邻居交谈,几乎是一种奢望
阿青家里,窗明几净,家具摆放整齐,饭桌上放着一日两顿的饭菜……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脑萎缩患者的家“我,可以,照顾自己”阿青咧着嘴磕磕巴巴地说这个艰难的笑容,让记者体会到她坚强背后的心酸
她和她已经成了一家人
如今,她是这样生活的:早上起床,花几十分钟慢慢扯床头的一根绳子,将自己带起来然后一步一颤,吃力地坐到轮椅上,靠双手残余的力量推着轮子到洗手间然后再挽着扶手,一点点地转到马桶上,“嘭”的一声摔在马桶垫上
在阿青的生活越发困难时,幸好社工想出一个办法——找人照顾,“抱团”互助几经牵线,杨姐出现了,她此前也曾遭遇不幸,受人帮助后,有了回报社会的想法
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4年前,有社工40多名,长期帮扶对象300余名
照顾阿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肌肉萎缩,阿青吃东西时食道不顺畅,杨姐说煮鱼的时候,她会先把鱼刺去掉,防止噎到阿青,还帮她洗衣服“阿青的手没有劲,洗衣服就是揉两揉,冬天的衣服更加不能洗了”
阿玉帮扶阿青已经八九年了她每个月都会去探访阿青,并带上一些水果和生活用品因为行动不便,阿青尽量减少去厨房、厕所的次数,多数时间,她都坐在客厅里发呆因为持续时间太长,这张藤椅沙发竟被坐出一个大破洞
break:break-all">杨姐(左)每个月都会去芳村照顾阿青 记者苏俊杰 摄
阿青很早就一个人生活八九年前,她发现自己走路摇摇晃晃,吃东西或喝水时容易被呛检查发现,她患上家族遗传的脊髓小脑萎缩症几年下来,她甚至病到无法控制音调,连坐起、站立这样的动作,都做不到
她,受助后与她“抱团”取暖
“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活下去”阿青艰难地说
经多方帮助,杨姐打赢了这场官司,于是希望可以当义工帮助他人,但又忧虑:“我力量太小,能帮得了谁?” 阿玉说:“你可以操持家务,总有人需要你”她马上想到了阿青于是,杨姐从受助者变成了一名社工,专门照顾阿青
她,患脑萎缩仍勇敢站起来
第一次见到杨姐时,阿玉惊异于对方的神色枯槁阿玉是一名陪审员:“当时她陷入一单官司,诉讼书有理说不清,我看了很着急,就关注起来”
文/记者何瑞琪
杨姐与阿青“抱团”已经快两年了她住在洪德路,离芳村有点远,但每个月都来好几次,买菜、扫地、拖地、煮饭……
杨姐告诉记者,其实从阿青身上,她学到了坚强与韧性她拿出阿青2009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签署的遗体捐赠书,“她决定死后也要为别人做一些事”杨姐说,“我当时很感动,无论如何,都要一直照顾好她”
阿青患脑萎缩 杨姐与她“抱团”互助
在阿青心里,帮助她的社工和杨姐早已经成了她的家人,已经形成依赖帮助阿青的心明爱社工洪健荣翻着说:“逢年过节的时候,阿青都会发一些祝福的短信来,而且都是第一个发短信的人”
目前,这种由社工牵线,受助对象“结对子”互帮互助的模式,正在被许多公益机构尝试推开但这种模式也有难处,就是无法做到全日制”心明爱希望,有热心社会人士能提供资助,请人照顾阿青若有意,请联系本报报料热线020-
阿青年轻时家庭变故,不得不独自生活,后来更患上脑萎缩,但她硬是撑了过来后来经社工帮助,另一个遭遇不幸的女人与她抱团互助,定期打扫卫生、做家务……两年过去了,她们的生活闪现出奇异的火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jbzd/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