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给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安详

李袖语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为其缓解构成困扰的症状,以及使用适当的方式舒缓其压力。

  

在这一阶段,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治愈疾病转移到缓解症状。包括疼痛缓解、症状管理和对不适感的控制。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更重要的是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不安、焦虑以及面对现世的愤怒、抑郁、绝望、埋怨、牵挂等。当一个人死去时,他的家人会感到身陷于过去的欢乐与悔恨之中,现实的问题与对未来的恐惧都成为严酷的焦点。所以,除了患者之外,他们的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对象。

  

在临终关怀的诸多护理手段中,音乐治疗的成效非常显著。它可以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和抑郁,唤起对生活乐观积极的回忆,强化病人对自己人生和生命价值的肯定,减轻和缓解疾病所带来的生理不适感和疼痛感。

音乐治疗的四种应用

音乐治疗应用于临床关怀,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一起歌唱:

(1)歌唱可以减少孤独感,改善情绪,并提供了表达心灵的途径。歌唱可以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增加他们的积极反应。歌唱和歌唱伴随有增强患者放松和舒适感的作用。

(2)在这一阶段,想要直接谈论某些话题是很困难的,而通过歌唱或者一起歌唱来表达,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无须语言的方式,可以在患者和家属共同相聚的时间里,来释放一些强烈的情绪,提供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体验,为患者缓解恐惧,让所有人都体验到慰藉和信任。

(3)歌唱能够作为从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过渡的桥梁,无论患者拥有怎样的宗教信仰,这个过渡的桥梁都会要求患者的家庭成员和亲友以及患者本人有一个“放手”的心态。

2、歌曲写作:

在歌曲写作中,患者提供歌词或者旋律,用歌曲来表达他们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情感,可以录下这些资料,治疗师许诺在患者去世后,在其亲人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将这些歌曲播放给他们听,患者会因为在去世之后,自己的信息还能够鲜活存在,还有自己所创作的包含着自己情感的歌曲留给亲人而满足。

3、歌曲/音乐回忆:

(1)通过倾听音乐激起以往经历的回忆。帮助他们恢复以往的记忆,有助于他们验证人生的意义。

(2)美的、动听的音乐通常会唤醒过去生活经历中美好的记忆,无论那个年代是多么的艰苦和困难。这些记忆可以反复引发愉快的体验。

(3)另外一些歌曲有可能让患者想到即将发生的事情而悲伤落泪,即便如此,这些歌曲带来的话题和情绪会触动良知,进而在接下来的言语讨论中找到对未解决的情感和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个过程最终能够引导患者进入平静和舒适的状态。

4、音乐人生回顾

音乐人生回顾是来访者与治疗师共同商讨,选择来访生活中有意义的歌曲,形成人生旅程的一个概略。回顾可以从童年的早期开始,然后是小学生活、青少年时期、恋爱、结婚、孩子出生、人生中艰难的时刻、生活中快乐时光以及代表来访者现在生活的歌曲。

语言之外的情感桥梁

真正接触到音乐治疗进行临终关怀,是我的亲身经历。那时我还是个大三的学生,我的外婆病危了。

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中年时由于脑血栓导致右侧下肢不利,将近20年都没有复发,却因为意外摔倒,导致脑中有出血点,医院误诊为脑出血,耽误了一个星期的治疗。脑血栓的复发外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外婆全身瘫痪还丧失了语言功能。

外婆从小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也不认识字,我们之间多年的交流都是靠言语。如今,这惟一的通道也被关闭了。可想而知,没有人知道她想要做什么,没有人理解她的眼神与咿咿呀呀,母亲只能靠猜,虽然请了护工,照料她的生活,却没有人能真正明白她的一切。家人是痛苦的,我的外婆更是痛不欲生。外婆又患上了尿毒症,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状况都急转直下。我印象中的外婆是个唠叨、热心、和善的老太太,可如今瘦骨如柴、暴躁易怒,只能用哭、笑、“咿咿呀呀”来表达所有。每每看到她的眼神,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记得那是一个国庆假期,我在家停留了7天。我与外婆是至亲关系,并不适合进行音乐治疗,我更多的也只能做音乐的陪伴。

那时我还不是一名专业的音乐治疗师,没有专业的音乐治疗技能,我求助了我的老师。采用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和方法,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在家7天,我一共给外婆进行了3次音乐陪伴。

第一次:

我简单地对外婆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她全身瘫痪,语言功能丧失,意识混乱,不确定是否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不确定是否理解他人的言语,除了偶尔眨眼,没有任何反应。

我先和外婆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我问外婆是否认识我,外婆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看向我,随后目光便离开了。我又简单地说了一些家常,虽然我不知道外婆是否能听到我的声音,但我还是介绍了一下我即将要做的事情。

外婆喜欢黄梅戏,我先播放了录制音乐,外婆的眼神出现了晃动,但只是一瞬间,随后我用吉他伴奏,边弹边唱,在我唱到第2遍的时候,外婆看向了我,并持续了很久,外婆的眼中好像闪有泪光,我并不确定,由于外婆累了,她在我的音乐中睡着了。

第二次:

隔了一天,见面时我还是先和外婆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这次外婆看着我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多。

外婆知道我从小弹琵琶,所以这次我用琵琶作为音乐主导。小时候我经常在外婆家给她弹《浏阳河》和《唱支山歌给党听》,当年每次我练习这两首曲子的时候,外婆都会跟着哼唱。

这次我演奏的时候,外婆始终注视着我,我能明确外婆就是在看我,这种长时间的对视,很久没有出现过了,随后我询问外婆,这首乐曲熟悉么?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有反馈,外婆眨了一下眼睛,我继续问她喜不喜欢这首歌曲,外婆又眨了一下眼睛,我确定外婆听懂了我的言语,旁边的妈妈激动地哭了,自打外婆病后,许久以来她们与外婆没有任何办法交流。

第三次:

这次我的父母也一起参与了,妈妈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外婆经常哼唱《东方红》。我邀请爸爸妈妈在外婆的左右,握住外婆的手,给她力量、温暖和支持。

在我自己演唱的时候,外婆出现好似跟随律动眨眼的行为。后来当我们一起歌唱时,妈妈哭泣的泪水掉到了外婆手上,爸爸由于哽咽握着外婆的手有些颤抖,就在这时,我看到外婆的右手食指轻微地动了一下。

我们三个人的声音并没有停止,有妈妈哭泣的歌声,爸爸低沉的男声,还有我的声音。奇迹发生了,在我们唱第三遍的时候,外婆的右手食指居然可以跟着拍子,不太稳定地小幅度运动,整整坚持了一遍,随后也许是外婆累了,她又睡着了。

后来听妈妈说,外婆有了一些好转,可以通过眨眼和食指进行简单的交流。

然而,外婆最终去世了,音乐是我对她惟一的道别方式。

这7天,我除了给外婆进行了3次陪伴,也给负面情绪最多的妈妈做了放松体验。我的妈妈已经没有了她的父亲,如今母亲又要离开,她始终没有哭泣,可压抑在心里的痛苦使她焦虑、失眠、食欲不振,我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进行简单的音乐放松,第一次的时候,妈妈哭得撕心裂肺,那是压抑太久的痛楚,第3次的时候妈妈睡着了,后来她告诉我,她很久没有睡过那么踏实的觉了。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音乐,所有在死亡将至时的歌唱,都是要努力提高或维持生命的质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歌唱之所以能够具有这样的价值,是因为它能够让人们分享共同的体验,让最后一段时间具有意义,能够给每一个人及临终患者一个充满情感的连接点,给充满情感压力的死亡过程一个缓冲,还可以帮助活着的人形成积极而充盈着慰藉的记忆。

音乐治疗带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奇迹,满足和实现,让我最珍爱的家人在绝望中感受到了温暖。是音乐让人敞开心扉,让伤痛抚平,让悲伤释怀。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音乐周报请投稿箱:yyzb

.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zz/74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