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静脉静脉应用阿司匹林并不改变发病3个月后的预后,而且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是一项唯一被批准的治疗方式在阿替普酶诱导的血管再通后,14-34%的患者会出现再次堵塞,很大原因是由于血小板的激活应用阿替普酶后早期注射抗血小板药物或许可以降低再次堵塞风险,从而提高预后我们对比了未应用阿司匹林的标准阿替普酶治疗和阿替普酶加静脉应用阿司匹林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
编辑:suninght
在2008年7月29日至2011年4月20期间,在招募的800例患者中,共有642例患者(阿司匹林组322例,标准治疗组320例)入组小脑出血的治疗在试验期间,因为阿司匹林组出现过多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且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从而这项试验被提前终止在发病3个月后的疗效评价中,174(54·0%)例阿司匹林组患者和183 (57·2%)例患者预后良好(绝对差异为−3·2%,95%可信区间为−10·8到4·2,原始相对危险度为0.94,可信区间为0.82到1.09,p=0·42),调整优势比为0.91(95%可信区间为0.66到1.26,p=0·58)阿司匹林组患者(14例[4·3%])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标准治疗组(5例[1·6%]; 绝对差异为 2·8%, 95% 可信区间0·2—5·4; p=0·04)阿司匹林组小脑出血护理查房患者与标准组患者相比,症状性颅内出血更容易导致不良预后(11比1,p=0·006)
查看信源地址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式并终点事件盲法的试验,患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阿替普酶后90分钟内静脉注射300mg阿司匹林,另一组不采用静脉阿司匹林治疗这两组患者,在阿替普酶治疗24小时后都给予口服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终点事件是预后良好,在发病3月后改良rankin量表为0到2分这项试验为荷兰注册试验(ntr822)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zz/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