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课堂生活中突然感到眩晕是病吗

白癜风挂号 http://www.jpm.cn/article-95644-1.html
医院和仙桃人民广播电台

联合制作播出的

《中医健康课堂》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9:00、周五16:00

生活中,人们时常会感觉到眩晕。比如,久蹲久坐突然起身的一瞬间就会感到眩晕,眼前一片漆黑,轻者眼前很快就会恢复清明。而有的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会因此直接摔倒,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能够引起眩晕的可能有很多种。那么,人们常说的眩晕具体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本期节目,我们就眩晕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中医特色治疗展开讨论。

本期嘉宾

医院

脑病科主治医师

张羽

张羽,中共党员,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眩晕、头痛的诊治。对于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什么是眩晕?眩晕其实应该叫眩晕症,它并不是指单指某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为这两者常同时并见,故合称眩晕。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一旦医院诊治明确病因。二、眩晕常见的病因及症状?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相对而言,前者的发生率更高;周围性眩晕占30%~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占20%~30%;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15%~50%和5%~30%;周围性眩晕多为耳源性眩晕,系指位于内耳,负责平衡功能的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例如发生迷路积水的梅尼埃综合征,双耳囊斑上的耳石脱落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都是属于周围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均可发生眼球震颤,其中梅尼埃综合征多伴有听力下降或耳鸣。这类眩晕预后一般较好。中枢性性眩晕以小脑疾病多见可见于小脑部肿瘤和小脑出血或梗死。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同时随着生活习惯习惯的改变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系统疾病如贫血、心肺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等均可导致眩晕发生,其症状或多或少均伴有各系统疾病症状,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三、明确眩晕的病因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明确眩晕的原因需要完善诊断性测试和与其他相关疾病鉴别的测试,主要诊断测试需要完善听力测试和前庭功能相关测试,颅脑磁共振或颅脑CT检查、其他包括血管超声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造影检查,为了排除鉴别其它疾病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完善其它相关检查。四、眩晕会造成什么后果?

1.前庭系统功能损害:眩晕患者发作期会出现旋转、呕吐,同时还会造成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

2.神经系统并发症: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

3.听力视力下降,眩晕症发作的时候,耳鸣会突然加剧,症状长期持续导致听力下降。症状发作的时候会有眼部震动的情况出现,所以长时间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一些影响。

4.社交障碍:影响交际,生活圈缩小,精神压力大等。长时间这种症状会使患者的头部产生一种压迫感以及沉重的,久而久之很可能就会使患者心理受到一些影响。

5.意外伤害:坑边、井边、过马路、旅游登山等正常活动由于担心眩晕突然发作,都成为危险活动,可能导致摔伤、骨折等危险。

五、有哪些中医特色技术运用在治疗“眩晕”?

在眩晕病的治疗中,我科开展相应的中医综合治疗,包括:

1、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药汤剂治疗;

2、根据辨证论治的分型,进行穴位注射的治疗;

3、通过耳穴的辨证论治分型,结合耳穴的贴敷治疗;

4、通过辨证论治针灸治疗。

眩晕症辨证分治分型,一般分为这么几种类型,第一个肝阳上亢型,第二个痰浊蒙窍型,第三个气血双亏型,第四个肾精不足型。不同的证型,可能应用的药物和治疗取穴都是不相同的。有些患者发眩晕时,症状较重伴有恶心、呕吐,这个时候吃中药可能不一定现实,我们通过中医的穴位注射,还有耳穴贴敷,还有手法复位等,能够起到快速缓解病人症状的目的。如果检查确定是耳石症,通过中医的手法复位,通过手法复位以后,症状很快就会缓解,甚至是立即缓解。后续通过穴位注射,耳穴贴敷来消除残余效应。当然还有一些持续性眩晕的病人,能够服用中药的,通过中药、穴位注射、耳穴贴敷综合治疗,使一些疑难的眩晕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救治。所以如果得了眩晕病,首先不是选择哪种方法,而是诊断明确,然后通过中医综合的疗法,即可解除痛苦。

六、中医特色治疗眩晕的优势?

其一,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结合患者自身体质差异,发病病机不同,辨证论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更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更好。

其二,治疗手段丰富,方法灵活,见效快,对于眩晕症状症状较重伴有恶心、呕吐,这个时候吃中药可能不一定现实,我们通过中医的穴位注射,还有耳穴贴敷,还有手法复位等,能够起到快速缓解病人症状的目的。

其三,中医特色治疗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而且能根据个人体质,通过后期调养达预防眩晕再发的目的,真正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目的。

七、平时我们一般怎样预防眩晕?

1.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脂肪、含盐量过高、甜食或非常油腻的食物,戒烟少酒。

2.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愉悦乐观的心情。忧郁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3.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尽量保证卧室与整个屋子处于安静的环境下,不要出现嘈杂的声音,声光的刺激也可诱发眩晕。老年人平时起卧和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避免深低头和旋转等动作

4.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经常开窗透气。在适宜的气候下,经常去室外比较幽静的地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去拥挤及空气污染大、不流通的地方。

5.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要过于忧虑,不要给自己添加很重的心理压力,多参加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以此转移注意。

八、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眩晕我还要再强调几点:

1.重视眩晕,一旦发生明显眩晕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耽误治疗,中枢性眩晕如耽误治疗可能造成难以挽回后果。

2.一旦就医,需配合医生检查,眩晕病因繁多,涉及科室较广,有很多共性症状,这时一定要配合医生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可能会有多个检查,甚至个别检查会引起不适感,切不可凭经验自行判断,拒绝检查,造成误诊。

3.一旦出现眩晕症状,常伴视物旋转,行走欠稳症状,切勿独自行走,避免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听众提问:我经常感觉头晕、头昏,疲劳无力,劳累后明显,多次查头颅CT都提示腔隙性脑梗塞,请问张医生,我头晕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除了感觉头昏,没有看东西旋转,行走不稳定症状,也没有头部胀痛,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血糖控制的还好)

张羽:

这位听众的头昏症状,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多次查头颅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初步考虑血管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头昏,治疗的话加强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再就是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改善血管状况,控制血管硬化,如果说多次CT提示腔隙性脑梗塞的话,建议查一下MRA或头颈部CTA,明确一下您的血管情况,另外患者除了头晕症状还伴有明显疲劳乏力,劳累后明显,从中医的辨证角度来看属于气虚型,平时需要多吃些营养食物,有条件的话可以少量服用一些西洋参可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仍不能改善或医院诊疗了。

手机下载“开吧APP”

收听节目、参加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zz/147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