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不可怕,关键看你怎么康复治疗

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上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导致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因其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缺血性脑卒中,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

第二类: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卒中的临床特征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言语、智能障碍

吞咽、心理障碍

尿便障碍

平衡和协调运动障碍

脑卒中康复治疗时机选择

缺血性脑卒中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一般主要在发病后1-2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六大误区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就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误区2:脑卒中偏瘫后只要被动地接受康复治疗就恢复功能。

误区3:脑卒中发病后活动越多就越好

误区4:中风后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

误区5: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

误区6: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没有效果。

以上都是错误的观点,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哦!还是按步骤进行康复训练吧!

科学规范的脑卒中分为三级康复

1

脑卒中的一级康复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一级康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

2

脑卒中的二级康复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

二级康复一般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

3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

脑卒中的社区(后遗症期)康复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就可以考虑让患者出院。

当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

床上体位摆放很重要

01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

0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

03

仰卧位

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会加重上肢屈曲和下肢伸展。

徐向东:神经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编辑

鲁焕征孟夏苏楠编审

孙秋成曹天顺

图片来源

网络









































白癜风照片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hyz/9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