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指自主运动不协调或不规则,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感觉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疾病,以及小脑与大脑皮质、脑干、脊髓传导通路疾病,表现为步态、躯干、四肢和语言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外周神经传^神经中断,脊髓后根、后柱、内侧丘系、顶叶损伤致位置觉(本体感觉)受损,引起步态异常。
共济失调几种症状表现:
1、言语障碍:由于发音器官唇、舌、喉等发音肌共济失调,使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顿挫或爆发式,表现吟诗样或暴发性语言。
2、姿势和步态改变:蚓部病变引起躯干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脚远离分开,摇晃不定,严重者甚至难以坐稳,上蚓部受损向前倾倒,下蚓部受损向后倾倒,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小脑半球病变行走时向患侧偏斜或倾倒。
3、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缩时,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缩,可能打击自己的胸前(回弹现象)。
4、随意运动协调障碍: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表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时震颤愈明显。眼球向病灶侧注视可见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济失调最重,不能完成协调精细动作,表现协同不能,快复及轮替运动异常。字迹愈写愈大(大写症)。
5、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失调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尤其与前庭联系受累时出现双眼来回摆动,偶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等。
6、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和饮水反呛是由于脑干神经核团损害引起,多见于ADCAI型、FRDA、AT等IAs。随病情进展,共济失调临床表现明显而多见。
7、痉挛状态:共济失调主要是由于锥体束受损产生的表现,躯干及肢体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亢进、膝踝阵挛、巴彬斯基征阳性等。行走或站立明显痉挛性步态,伴姿势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
共济失调怎么诊断:
1、起病急缓及病程,一般急性起病的共济失调并且呈发作性,以前庭系统病变及眩晕性癫痫的可能性较大。起病较急,短时间内恶化者,经治疗后很快好转者以急性小脑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脑外伤多见。起病较急,并且迅速恶化者,有时可危及生命的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尤其是小脑出血多见。酒精中毒及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共济失调在改善营养状况后可使共济失调改善。有缓解与复发的共济失调以多发性硬化多见。
2、体格检查。指鼻试验共济失调时则表现为动作轻重、快慢不一,误指或经过调整后才能指准目标。小脑半球病变时则表现为同侧越接近目标时共济失调越明显,因辨距不良可常超越目标。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共济运动无障碍,但闭眼时则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跟膝胫试验小脑损害举腿和触膝时因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常摇摆不稳。
中医治疗
固元补髓汤采用健脾利胃、扶肾生髓法治疗此病,有效地改善了共济失调的症状。所用的方剂为自拟的固元补髓汤。固元补髓汤是由几十种中药材经过筛选、提取、浓缩等加工而成的汤剂,具有调节脾胃,补肝益肾,气血通络,营养神经的功效。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是精髓聚会之处,正因为肾精化生脑髓,从而保证脑神之用。脾为后天之本化生输布气血对脑髓起濡养作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医生熟练运用中医理论遵循“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理,肝、脾、肾并治。
共济失调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辨证主要分清虚实,明确病位。治疗虚者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实者清热化湿,祛痰活血。要重视"治痿者独取阳明",调治脾胃。临床区分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证辨治。
第一步/健脾利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运行津液,输送水湿,统摄血液。与现代医学所指的消化系统功能相似,并有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作用。脾胃主运化,饮食入胃后,由脾消化吸收,化精微为气、血、津液,然后运送供养全身同时把代谢生产的水湿运行排泄到体外。脾气能管理血液,使其循经脉而运行。健脾运胃,可帮助身体根本改善吸收,让人体能够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运,而胃主纳。脾主升,使饮食精微转输上承,分布营养全身;胃主降,使饮食下行,便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及排泄。胃是受纳、腐熟和消化饮食的器官。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健脾运胃,气血畅通,清浊化瘀,恢复肌肉充盈,机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清心舒肝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筋,主疏泄。类似现代医学所指的肝脏、神经系统及某些内分泌的功能。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当人在活动时,肝内血液运送分布到全身;安静时大量血液回流贮藏于肝。筋要靠肝血的濡养才能活动。肝主疏泄,疏泄是指肝对情志和某些内脏功能活动有调节作用。不宜抑郁,如过度和持久的精神刺激,可致疏泄功能失常。熄肝风,降肝火,会使人的精神气息更加利于身体营养吸收转化。
第三步//补肾填精
肾主藏精气,司生殖,主骨,生髓,蒸化排泄水液。与现代医学所指的生殖、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骨骼的功能有关。藏精气,肾的精(阴)气(阳)是人的“先天之本”,肾阴又称肾水,肾阳又称命门之火,与生长、发育、生殖密切有关。肾是其它脏腑的根本,维持脏腑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主骨、生髓,养脑,肾的精气充足,就能长骨、生髓,上输养脑。肾虚则骨、髓、脑不足,可致智力迟钝,动作缓慢,小儿骨软,成人腰酸、骨痿、眩晕、健忘。开窍于耳,肾的精气虚,可以引起耳鸣、耳聋。补肾纳气,滋养肾阴才是根本。
辩证分型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药用:熟地、山萸肉、制首乌、龟板、枸杞子、桑葚子、远志、菖蒲、怀牛膝等水煎服。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
2、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倦怠流涎,失眠纳少,肢体麻木,表情呆滞,喜静恶动,短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补气养血,益智健脑。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山药、黄精、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紫河车、益智仁等水煎服。颈硬胀者加葛根;大便干结加女贞子、草决明。
3、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药用:黄柏、知母、生地、丹皮、元参、女贞子、枸杞子、龙骨、牡蛎、生铁落等水煎服。震颤加龟板、鳖甲;腰膝酸软加杜仲、山萸肉;神呆者加菖蒲、远志。
总结:北京唐仁堂中医李艳波医生根据古代经典名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潜心研究,根据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论治疗经验配以三补结合即“固元补髓汤”来治疗共济失调,逐渐被广大共济失调患者认可并接受。
作为一名医生,李艳波医生的医德值得赞扬。在为患者治病时,对症下药,仔细查看病人状况后为其开出符合他自己的药方。对于什么病情的患者开什么样的药,不会因为价钱而不给病人不开药治疗,不会因为患者态度不好不给治疗,不会因为一切原因而拒绝病人治疗;第一病人治病是看效果,第二是治疗过程,第三是治好病。
感谢各位患者的信任:
李艳波医生每周日(固定)、每周二(随机)出诊。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统一
(工作时间早八点至晚九点)
——若您实在无法当面来诊,欢迎扫描下方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hyz/1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