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连续收到患者赠送的感谢信
今年10月份,年近八旬的李姓老人突发意外,小脑脑内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医院以神经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协作,最终还是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住院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恢复良好。经历过重生的老人再三向科室致谢,家属更是手写感谢信送到医务人员手中。
10月3日,正是十一假期。晚8点,李某突感头疼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很快处于昏迷状态,情况危急。
家人迅速将医院。值班医生张骞检查发现,患者脉搏:92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mkg,指尖血氧饱和度94%深昏迷状态,GCS评分6分(EVM4),双侧瞳孔D=1mm,对光反射消失。颈抵抗(++),右侧肢体肌张力高,肌力0级,左上肢刺痛时伸直,左下肢体刺痛时屈曲。右侧巴氏征(+),左侧巴氏征(++)。
医院迅速开辟绿色通道,紧急颅脑CT显示患者为左侧小脑半球出血。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李某为:小脑脑内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
由于患者系小脑出血,呼吸差,说明脑干功能受损,预后极差。而且患者脑内出血向前压迫第四脑室,已经引起了梗阻性脑积水。为降低死亡风险,需要紧急行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已经78岁,身体素质较差,如果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易发心脑血管意外、静脉血栓、肺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综合衡量下,科室选择了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
在与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晚上8点30分,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主任马士鹏和张骞在局麻下为患者开展了左侧小脑半球脑内血肿穿刺引流及左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中左侧小脑半球抽出10ml暗红色血性液,混杂血凝块。左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有血性脑脊液溢出。
手术顺利结束后,整个团队终于舒展了一直紧绷的神经。术后复查颅脑CT,显示脑内血肿较前减小,引流管位置较好。脑室引流通畅,持续打开。
经历了近三周的持续治疗后,10月20日,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神经外科继续接受治疗。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复查颅脑CT,检查所见患者枕骨左侧呈术后改变,左侧小脑半球斑片状出血基本吸收,仅显示低密度水肿,桥脑和四脑室受压情况减轻,侧脑室内积血量较前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减少。颅内出血基本吸收,患者逐步转入康复期治疗。
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总是态度温和地与家属沟通,详细地解说病情及可能的应对措施,提供多种治疗及用药方案,并说明每种方案的见效快慢、疗程长短、可能的副作用等情况,赢得患者家属信任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
截止到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精神好,已经能够下地行走并开始接受康复训练。在此,也祝她早日康复。
往期回顾
免费产前筛查
.5.12国际护士节晚会
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在这里,与北大医学专家面对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hyz/1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