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菲,一个10岁正读小学4年级的小姑娘,正是人生含苞待放的年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对未来充满渴望,然而命运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重重一击,压的整个家庭喘不过一丝气来。近半年的行走障碍,第四脑室直径达5cm的巨型肿瘤,长达9个小时的手术,术中上千毫升的出血,术后近20天的重症监护治疗,长达2个多月的康复治疗,这一道道天堑,放到一个成年人身上恐怕都难以承受,然而一个10岁的小姑娘却展现出了惊人的信念和意志,使自己重获新生,让我们所有人为之动容,同时伴随小菲一路走来,感到由衷的欣慰。
半年前小菲没有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侧腿部无力,走路摇晃,当时小菲妈妈还以为是孩子缺少微量元素,就通过饮食调节给予补充。可是几个月后,小菲的情况开始急转直下,双侧腿部无力情况明显加重,同时失去平衡感,有依靠才能行走,小菲妈妈同时觉察到小菲过完年后学习能力明显下降,数学、英语成绩倒退明显,这时才赶忙带着孩子来我院儿科就诊。经系统检查后,发现小菲颅内四脑室生长了一个巨型肿瘤,而且这个肿瘤位于脑脊液循环通道上,造成了重度脑积水,同时小脑、脑干严重受压,导致上述一系列症状,小菲立刻由儿科转入神经外科准备手术治疗。
术前增强MR,可见增强明显的巨大四脑室肿瘤和明显扩张的侧脑室
巨型四脑室肿瘤和重度脑积水一旦进一步加重,随时会引发枕骨大孔疝,造成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不给我们留一丝抢救的机会。小菲的病情已经刻不容缓,姚庆和主任迅速组织全科展开病情讨论,针对手术相关问题,大家讨论热烈、问题提出尖锐。最后,经姚庆和主任系统分析病情,明确不做手术孩子随时存在生命危险,单纯放置脑室外引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随后症状还会再次反复,必须切除肿瘤才是根本性治疗。肿瘤确实巨大,血供丰富,与脑干有粘连,手术风险极高,但是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拿下它!
手术时,首先放置脑室外引流降低颅内压力,后颅窝开颅暴露肿瘤顺利,看到肿瘤像桑葚样呈紫红色,肿瘤组织松软血管密集如乱麻样,血供异常丰富。姚庆和主任在显微镜下不断切除肿瘤、止血、切除肿瘤、止血......直至肿瘤被完全切除出血才被完全控制,与脑干的粘连也小心分离。术中出血凶猛,几度造成术区视野不清,需要胆大心细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才能控制住,最终将肿瘤完全切除,彻底止血。手术耗时达9个小时,姚庆和主任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一直坚持到手术结束。术后第二天,小菲完全苏醒,但是出现了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等神经功能障碍。在长达二十天重症监护治疗及精心护理下,小菲在没有父母陪护的情况下,依次度过了术后危险期,未出现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的情况,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随后,小菲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能够经口进食,说话也逐渐清晰,四肢肌力明显好转,时不时可以看到小菲独自在床上进行双手肌力的协同锻炼,术后一个月转入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
术后病理证实肿瘤性质为脉络丛乳突状瘤。术后二个月复查增强MR:术区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术后三个月小菲已经说话清晰,正常进食,虽然走路仍然有些迟缓,但已经不需要别人的搀扶独立行走,随后小菲出院回家继续康复锻炼。术后4个月时复查头部CT,虽然脑室仍有扩张,但腰椎穿刺测压提示颅内压力正常,小菲行走能力较出院时进一步好转,已经准备重返校园。相信经过后续不断的康复锻炼,小菲会恢复的越来越好,带着自己的梦想重新启航!
患者术后半个月复查CT
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增强MR
出院时与患者及家长合影
小贴士脉络丛乳突状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起源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5%,神经上皮肿瘤的2%。20-40岁是肿瘤的高发期,男性常见,好发于四脑室,侧脑室及三脑室等部位。多以脑脊液循环受阻产生的颅高压症状为首发症状,其次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压迫症状。平扫及增强MR可协助诊断。肿瘤全切除是治愈脉络丛乳突状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
(神经外科陶山伟供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hyz/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