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由于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都很高以及并发症较多的特点,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造成了中风这种通常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逐渐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因而中风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中风的那些事。易中风人群高血压人群高血压可以说是中风的导火索,且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层本身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的外膜和中层要薄。在脑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属于中风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高血脂人群血脂虽然在人体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就会出现缺血性中风。肥胖人群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这与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可使人的体重下降、食欲减轻,但同时又有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血糖和血压升高的因素,最终形成以上原因导致中风。中风四先兆频繁地打哈欠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脑缺血缺氧会引起哈欠反射;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流口水是由于神经受到影响,其中一部分和中枢神经有很密切的关系;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瞬间黑蒙突然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偏侧麻瘫在平时突然感受到一侧肢体的运动不利,这可能也是中风的前兆。五步防中风从1数到3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欧尼斯特·弗里德曼博士称:“多巴胺是一种调节大脑控制血液循环的神经递质,而焦虑会过量产生多巴胺。遇事时从1数到3,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稳定多巴胺。”防中风保健操1.按摩颈部:降低胆固醇专家指出,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并减少胆固醇沉积,预防中风发生。★做法: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2.摇头晃脑:增强血管抗压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建议低血压患者平卧做。3.耸肩:改善脑部供血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可以改善脑部供血。★做法: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每次做4~8分钟。4.空抓手:锻炼大脑研究发现,脑溢血的患者,往往缺少锻炼,脑血管壁脆弱,易发生破裂。双手上穴位很多,空抓手不仅能锻炼大脑,还能调节全身气血循环。★做法:将两个拳头反复握紧松开,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做~次。注意饮食1.少喝碳酸饮料。研究发现,含糖的饮料如碳酸饮料,可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变黏稠,而且还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使卒中的风险增加46%。2.多喝水。每天喝水5杯以上(每杯毫升),中风的风险能下降53%。3.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脑卒中的诱发。长期钠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弹性,使人患高血压。有研究发现,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1/3患者的血压降低。摄入低盐、高钾、高钙和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一个人尽量保持每天的蔬菜消费量不少于克、维生素C的摄入不少于毫克。警惕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中风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中风的关键。延伸阅读中风后康复治疗四大误区误区一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大部分人认为治疗中风偏瘫、不会说话、不能吃饭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其实,对脑梗塞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持续缺血超过6个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而目前尚未有特效药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当然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如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调血脂的药物,对防止患者再次发病、稳定病情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在得病6小时内还可以行溶栓治疗。而康复治疗是目前对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很多中风患者及家属对中风都有错误的认知,认为康复治疗要到后遗症期才能开始进行,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发病三个月内)。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误区二误区三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如果盲目训练,则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所以康复治疗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进行。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正常人步行是双下肢各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十分协调地顺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撑身体和迈步的动作。中风患者如未经合理的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表现。所以中风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循序渐进才能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误区四推荐阅读
日行一万步=健身?走路也要讲科学
今天你晒毛巾了吗?
又没睡好?可能是枕头的错!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