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多肽抑制剂治小脑萎缩症
小脑萎缩症是至今仍未有药物可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首个由氨基酸肽合成的“P3多肽抑制剂”,有效抑制神经细胞退化,延迟6种类型的小脑萎缩症及亨廷顿症等罕见疾病的病发年龄。该抑制剂由蛋白质中13个氨基酸肽合成,较其他抑制剂毒性小,有望成为正式药物。
小脑萎缩症属于一种小脑细胞逐步死亡的遗传病,一般于20至40多岁病发,患者会逐步步履不稳、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终究完全失去身体调和能力。亨廷顿症患者则由于脑部功能退化,脸部及手足肌肉不自主抽搐,致使认知障碍及精神混乱,一样完全失去身体调和能力。中大生命科学院教授陈浩然及其研究团队,4年斥资逾千万元,成功研发首个由氨基酸肽合成的“P3多肽抑制剂”,有效抑制神经细胞退化,延迟6种类型的小脑萎缩症及亨廷顿症等罕见疾病的病发年龄。
陈浩然称,正常小脑最多具有35组基因遗传密码子(CAG),若其数量超越正常范围,小脑内本来无害的核糖核酸(RNA)积聚变成毒性份子,令制造蛋白质的核仁素功能受损,乃至核糖体不能正常制造蛋白,终致小脑细胞死亡,令小脑萎缩。同时,若密码子(CAG)数量愈多,患者病发时间则愈早,及病情会愈严重。
利用天然核仁蛋白组成
根据此原理,中大研究团队利用天然核仁蛋白中的13个氨基酸肽组成“P3多肽抑制剂”。该抑制剂份子能直接与有毒性的核糖核酸(RNA)产生作用,压抑其毒性,并通过患者细胞及动物疾病模型证实有效减弱核糖核酸(RNA)的毒性。陈浩然补充称,小脑萎缩症有41种不同类型,惟“P3多肽抑制剂”主要针对其中6种类型,包括最常见的“SCA3”。
据介绍,2012年美国曾研发全球第一款相干抑制剂,但因其毒性较大,至今未进行临床测试。“P3多肽抑制剂”由氨基酸组成,毒性低,对人体副作用较少;及其成份与人体蛋白质组合一样,身体能分解部份毒素,更容易接受,合适成为正式药物,进行临床测试。目前,“P3多肽抑制剂”已取得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专利,正等待美国食品和药理局审批。P3科技亦合适应用于其他与核仁蛋白有关的疾病,如脑退化症、渐冻人症、柏金逊症及癌症等。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