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7岁。因头痛、视物模糊3天就诊。血压/mmHg,双眼视力仅可数出指数,瞳孔反射迟钝。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见下图。另评估及肾功能不全。予硝酸异山梨酯、氨氯地平降血压,并血液透析。一周后,血压平稳至/90mmHg,视力明显好转,复查眼底镜。
首次眼底镜见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散在棉絮状渗出。
首次眼底镜见局部视网膜脱离。
复查眼底镜见视网膜脱离缓解,棉絮样渗出减少,少量硬性渗出。
点评:
高血压很重要的一个病理生理机制是血管重建,既是高血压导致的病理变化,也是高血压维持和加剧的结构基础。眼底是可以简易的直接观察到高血压所致血管病变的部位。我知道,虽然所有的本科教材都在讲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检查,但实际,我仅碰到过一位心内科医生在使用眼底镜。
那至少记住这两点:
一、高血压危象是可以导致快速进展的视网膜病变的,严重者可导致失眠,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请不要忽略他们视力下降的主诉。
二、如果有眼科医生在描述高血压眼底改变时,请不要茫然,分4级:I级、视网膜小动脉出现轻度狭窄、硬化、痉挛和变细;II级、小动脉呈中度硬化和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征,视网膜静脉阻塞;III级、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伴局部收缩,视网膜有棉絮状渗出、出血和水肿;IV级、视神经乳头水肿并有III级眼底的各种改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