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谈健康生活中有哪些表现要警惕

朱青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早期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较迟饨,间断头痛、头晕,一次性黑蒙等现象,这期间常被人们忽视。脑血管病发病时常出现的症状:语言不流利,吞咽困难,面瘫,程度不同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尿失禁,癫痫发作,眩晕,偏盲,精神障碍,头痛呕吐等。出现以下表现一定要高度重视,医院去检查,排除脑血管病。

一、头痛。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出症状。常为全头部劈裂样疼痛。而脑出血患者,由于血液直接刺激脑膜和脑的疼痛结构,约有80%~90%病人有剧烈头痛。特点是开始时疼痛位于病侧,当颅内压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时,可出现全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头痛多较轻微,但大面积脑梗塞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出现剧烈头痛。

二、呕吐。呕吐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喷射性呕吐,发生率在80%以上;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呕吐和头痛均加剧。如果病人呕吐出咖啡色胃内容物,表示有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的预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呕吐者较少见,但大面积脑梗塞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引起呕吐。

三、意识障碍。尤以脑出血病人多见,是脑部受到严重而广泛损害的结果。据报道60%~80%脑出血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临床特点是除少部分轻型脑出血病人,意识可保持清醒外,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意识障碍都比较严重;脑室出血病人可迅速出现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碍程度一般较轻。脑梗塞较少出现意识障碍,而大面积脑梗塞多伴有意识障碍。

四、偏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及同侧舌和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也是脑血管病的较常见症状,不论大脑半球任何一侧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可有轻有重,可为不完全瘫和完全瘫。不完全瘫又叫轻瘫,可以扶杖行走。完全瘫也叫全瘫,病人卧床不起,不能自己活动。有些病人可能面、舌瘫程度较重,肢体瘫痪程度较轻;也可能上肢瘫较重,下肢瘫较轻;或下肢瘫痪程度较重,上肢瘫较轻。完全瘫变为不完全偏瘫,说明病情好转;反之,不完全瘫发展为完全瘫,则表示病情逐渐加重。

五、失语。为优势半球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损害所致。根据损害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分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运动性失语患者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说话,但能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可用手势或点头等回答问话;感觉性失语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但这种病人由于语言运动中枢完好,所以能够说话,而且说起话来,快而流利,但与人对话则是所答非所问;混合性失语患者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自己不会说话,又不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等;命名性失语表现患者能讲话,也能理解别人的话,能说出物品的性质和用途,唯独叫不出物品的名称。

作者:朱青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供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4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