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安全护理
1.跌倒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的功能逐渐衰退,身体的平衡功能逐年下降并且养老院老人由于视力下降、肌力减退、一些常见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帕金森病等)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跌倒,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
(1)原因
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肢体协调功能减弱。如步态的改变,脚抬不高,关节活动不灵活或骨盆运动减少。
大脑的决断迟缓,表现为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在快速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
视力降低,立体感减弱,识别高低的能力差。
病理改变。如颈动脉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均有损于大脑和小脑的功能,出现共济失调或步态短小等。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安眠药,可通过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降压药和降糖药的作用分别可诱发头晕或低血
糖。
环境因素。浴室、盥洗室、居室等的布局和配备不合理,或老人对环境不适应等。
(2)预防
帮助老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其感觉器官的作用;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
优化老人居住环境。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无障碍物,水泥地面应避免受湿。
盥洗室应装坐便器,并设有扶手。澡盆不宜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cm,以便于进出,盆底垫胶毡,以防老人滑到;
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老人行走时应有人搀扶或拄拐杖。
反应迟钝、有位置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
2.误吸、误食(1)原因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性活动衰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引起吞咽障碍。消化功能降低、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使老人在进食过程中呛咳或发噎。视力差还可引起老人误食非食品。(2)预防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体位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要求老人注意力集中,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每口食物不宜过多,喝稀食易呛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3.坠床(1)原因意识不清或存在意识障碍的老人,常因躁动,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2)预防意识障碍的老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如果发现老人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坠床摔伤。图/摄图网4.用药安全(1)基本要求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药,一定把老人叫醒后再服用,以防似醒非醒服药造成呛咳,使药物误入气管;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2)降压药使用注意事项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上午6-10时,下午4-8时,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不能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药物、更改药量。(3)降糖药使用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种类较多,因降糖机制不同而用法不同。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拜糖平、卡博平、倍欣等;餐前5-20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用:格列奈类常用的有诺和龙等,其降糖作用迅速而短暂,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服用均可引起低血糖。餐前20-30分钟服用: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迪沙片、糖适平等。大多数磺脲类降糖药需要半小时才起效,而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另外,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严密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