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ChoroidalArtery,AChA)
1脉络膜前动脉解剖96%~99.5%的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ChoroidalArtery,AChA)以单干自颈内动脉后侧发出,少数起源于大脑中动脉或后交通动脉。AChA由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发出后,行向后内,至视束表面前1/3处再向内越过视束(与视束第一次交叉),然后走在中脑与视束之间的沟内继续后行至视束后1/3处再次越过视束外行(与视束第二次交叉),继绕丘脑枕,经侧脑室形成脉络丛,在室间孔附近与脉络膜后外动脉吻合。AChA进入脉络裂以前的部分因行于环池内称为池部,进入脉络裂以后的部分称为脑室部。
(海马血供)
(脉络膜前动脉的四种变异)
(脉络膜前动脉DSA)
(3-Tesla磁共振下,红色箭头为脉络膜前动脉,蓝色箭头为后交通动脉,图3中橙色箭头为内侧脉络膜动脉)
(7-Tesla磁共振下,浅蓝色箭头为脉络膜前动脉,暗红色箭头为脉络丛,黑色箭头为外侧豆纹动脉,双侧深蓝色箭头为丘脑下外侧动脉,白色箭头为脉络膜后动脉,绿色和粉红色分别指颞下和颞中动脉,黄色箭头指强化的小脑幕)
2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AChA池部发出细小的分支主要供应以下区域:
①基底节区:内囊后肢后2/3、苍白球内侧部、尾状核尾部;
②视觉传导路:视束、外侧膝状体前外侧半和视辐射起始部;
③中脑:大脑脚中1/3、黑质;
④颞叶内侧面:梨状皮质、钩回、海马、齿状回等。
脑室部的分支形成侧脑室的脉络丛,与来自大脑后动脉的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形成广泛吻合。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红色XX)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斜灰色条纹)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竖线灰色条纹)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玫红色)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蓝紫色)
(脉络膜前动脉和脉络膜后外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梗死通常情况下,AChA本身的闭塞不能导致其供血区的梗死,只有当AChA的终末闭塞且侧枝循环不良时,才发生该区域的梗死。因此,AChA供血区的梗死最常见于终末动脉供血的内囊后支,而吻合支丰富的其他区域不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内囊是大脑皮质与其他神经束的唯一有效通道,为大脑的传入和传出神经汇聚处,锥体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及听辐射均于此处汇聚通过。内囊后支前2/3为皮质脊髓束通过,后1/3为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及听辐射的纤维通过。内囊缺血损伤后出现典型的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同向偏盲,即所谓的“AChA综合征”。
(左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典型DWI)
AChA综合征最常见的是偏瘫,约占87~%,而偏身感觉缺失、同向偏盲可以是短暂或不完全的。内囊下2/5相当于听辐射的纤维也会受累,但由于一侧听觉纤维是向两侧皮质投射,故听辐射受累不致产生耳聋。
(双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
双侧AChA梗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下降及假性球麻痹样缄默。
更多资料衔接
NewsWatch
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ChoroidalArtery,AChA)在后交通动脉远端2-5mm处自颈内动脉下外侧壁发出,个别的AChA可发自颈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或前交通动脉。该动脉在蛛网膜下腔中沿视束表面后行,至大脑脚前缘转向后外,行于大脑脚与颞叶内缘之间,在海马沟附件经脉络裂进入侧脑室下角,参与形成侧脑室脉络丛。AChA近端发出分支供应视交叉下面、视束后2/3、灰结节、乳头体、大脑脚中1/3处,其中有两支较大者,称为纹状体内囊动脉,分布至内囊后肢下2/5、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前核外侧部和腹外侧核群、底丘脑以及中脑黑质、红核等。AChA在进入侧脑室下角前后,发出供应海马旁回、沟、杏仁核、海马及齿状回前部、尾状核尾。
图1.AChA颅内走行
图2.脑血管造影时AChA在前后位及侧位投
图3.AChA对基底节的血供
图4.AChA对基底节的血供
图5.AChA在颅底走行(图中星号标记-数字13)
AChA细小、行程较长,较易发生闭塞。闭塞后可能产生下列症状: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但由于AChA和脉络膜后动脉有吻合,所以上述三偏综合征较少出现,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常可消退。
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是指发自脉络膜前动脉起始处至颈内动脉终末处的动脉瘤,均占颅内动脉瘤的2%~5%,体积往往较小,其增大时可以取代脉络膜前动脉,但很少压迫动眼神经,未破裂时多无临床症状,其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出血量大时可导致脑疝。
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等。
开颅夹闭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多采用翼点人路或眶上锁孔入路。缺血性损害是手术夹闭该动脉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包括:载瘤动脉被夹闭,术中对血管的过度骚扰导致脉络膜前动脉、及其分支或其穿通支被血栓栓塞,术后邻近结构水肿、动脉瘤夹移位导致脉络膜前动脉扭曲、血管痉挛的产生和侧支血供的减少等。
图6.动脉夹夹闭瘤颈
图7.AChA所致右侧纹状体梗塞
介入栓塞为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同样面临着术后缺血性损害的问题。
图8、9.1例左侧AChA动脉瘤的动脉栓塞前后。
图10.另一例利用PED治疗AChA巨大动脉瘤。
推荐阅读:大脑-枕叶,枕叶癫痫
大脑-顶叶
小脑的解剖与定位诊断
大脑-额叶(功能及病损表现)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大脑-颞叶
间脑-丘脑(diencephalon)
间脑-上丘脑、底丘脑
脑干的神经解剖
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及常见的脑干临床综合征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medialmedullaryinfarction)
脊髓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脊髓损伤
脑的血管
脑血管的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脊髓的血管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
脑神经(第Ⅰ、Ⅱ、Ⅲ、Ⅳ、Ⅵ对神经)
脑神经(第Ⅴ、Ⅶ、Ⅷ、Ⅸ、Ⅹ、Ⅺ、Ⅻ对神经)
头颅MR高清解剖
真人演示:耳石症复位法详解(快快收藏!)
颅神经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定位
精美脑血管图谱
脑梗死的MRI分期图解
脑出血MRI信号演变丨包懂包会~
孤立性眩晕(IsolatedVertigo)
复视的诊断思路
颅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
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
脑微出血(CMBs)除了SWI低信号外还有哪些特点?
大脑中动脉解剖与临床(值得收藏)
大脑前动脉分段图解
大脑后动脉分段图片详解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