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心让心再次怦然而动我院成功开展内

一颗健康的心脏

一天10万次的跳动

“掌管”着关于生命的一切

如有瑕疵、破损

总会有一群心外科医生

为生命的心而战

搭起生命之桥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62岁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实施了内镜采取大隐静脉手术,从而填补了我院心脏大血管微创手术的一项空白。

患者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冠脉造影显示:严重三支病变,拟行冠脉搭桥手术。但是因患者为小脑出血术后脑梗死后遗症,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为避免因术后疼痛、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其术后快速康复,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后,决定为其行内镜采取大隐静脉手术。术中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顺利为患者行内镜采取左侧大隐静脉,耗时仅半个小时,出血量不足5ml。术后第2天即下地行走,恢复迅速。

传统的桥血管采集方法是采用沿大隐静脉走行全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这种方式手术创伤大,瘢痕长(超过60厘米),患者切口疼痛明显,切口感染并发症高,对于具备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肥胖,高龄和女性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后需要长时间外科处理,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早期活动,不利于术后恢复。

传统方法采取大隐静脉切口,长约65cm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赵志勇表示,我们采取的内镜采集大隐静脉手术与传统手术不同,就是通过膝关节内侧1-2cm的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通过腔镜显像系统观察,二氧化碳气腹装置提高显露效果,用微创方式游离大隐静脉,并对血管各个小分支进行直流电凝分离结扎,两端分别切一个0.5cm长的小切口离断大隐静脉,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桥血管的采集。内镜下采取桥血管,操作更加精细,对桥血管损伤更小,保证了桥血管的远期通畅性。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感染率低,同时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内镜采取大隐静脉切口(黑色箭头指示处,中间为主切口,长约1.5cm,两端为离断血管切口,长约5mm)

这项新技术开展是实现冠脉搭桥手术微创化的第一步,它标志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微创心脏手术技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修改/审核:王淑芳

文字来源:心脏大血管外科、宣传统战处

编辑:刘思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36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