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总结03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通知:

报课程班及购买教材资料、或星题库软件里购买课程,请第一时间联系课程服务张老师,有问题及时处理,录入学员管理系统,全程跟踪服务。请知晓!

后台回复:老师即可

◆往期推荐-在本文最下方哦◆转发到朋友圈-积攒领98元题库会员

.

03

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

(五)颅底骨折的处理原则

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而不是颅骨X线。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最重要的处理原则就是止血清创。

1、头高位卧床休息;2、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及便秘;3、预防感染;4、不能阻塞及冲洗耳道、鼻腔;5、脑脊液漏停止前不作腰穿;6、治了一个月,脑脊液还有漏需要手术;7、合并视神经损伤,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三、脑损伤

(一)闭合性颅脑损伤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就看有没有脑脊液漏。

造成脑损伤有两种力:

1、接触力:属于加速性损伤,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接碰撞,导致损害部位的损伤,范围较为固定和局限,可无早期昏迷表现。

2、惯性力:属于减速性损伤,对冲伤,头部在运动中,脑组织大块移位与颅骨或硬脑膜褶皱碰撞造成的损伤,较为分散和广泛,常有早期昏迷表现。

对冲伤常见部位:前额着地→额颞叶;颞部着地→对侧颞叶;枕部着地→额颞叶;颞枕部着地→额颞叶;顶盖部着地→颞枕叶内侧。

(二)脑震荡

1、伤后短暂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发作时间短)。

2、有逆行性遗忘即近事遗忘。

3、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4、三无: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

5、留诊24小时,防止恶化。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

1、受伤后立即昏迷,昏迷时间较长(超过30分钟);2、CT检查脑内多个点状或小片状出血。

(四)脑挫裂伤

1、意识障碍:受伤当时出现,超过半个小时。

2、局灶症状与体征。

3、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4、头痛与恶心呕吐: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能行腰穿放液,易引发脑疝,皮下血肿在急性期也不能穿刺放液,易导致出血。

5、检查:CT可见局部点片状高密度影;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

(五)脑干损伤

1、意识障碍:立即昏迷,无中间清醒期,程度深时间长;

2、瞳孔改变:双瞳不等大且大小多变或双侧极度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

4、去大脑强直;

5、生命体征紊乱;

6、椎体束损害:病理征阳性。

(六)开放性颅脑损伤(考点)

1、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脑疝;

2、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

3、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库欣溃疡)。

四、颅内血肿(必考)

1、按时间分为:

(1)急性血肿:3天内出现症状;

(2)亚急性血肿:3天~3周出现症状;

(3)慢性血肿: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

2、按血肿部位分为:①硬膜外血肿;②硬膜下血肿;③脑内血肿;④脑室内血肿;⑤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1、颅内出血:●小脑幕上20ml,小脑幕下10ml,可以引起脑疝。

2、最常见的出血来源是脑膜中动脉。

3、典型临床表现:中间清醒期●只要有中间清醒期就是硬脑膜外血肿(考点)。

注:两次昏迷的原因不一样:第一次是脑震荡引起,第二次是颅内血肿压迫造成(小脑幕切迹疝)。

4、瞳孔改变:先缩小后散大→双侧散大。

5、首选CT:发现颅骨内析与脑表面之间有梭形、弓形、双凸镜形高密度影。二、硬膜下血肿1、急性硬膜下血肿(1)出血来源: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2)临床特点:持续昏迷,没有中间清醒期。

(3)CT检查: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慢性硬膜下血肿

(1)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的硬膜下血肿(出血不严重)。

(2)出血来源:脑表面小静脉(●桥静脉)。

(3)CT检查:新月形、半月形低密度影。

三、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出现脑疝者;

(3)颅内压>mmH2O;

(4)●小脑幕上血肿>40ml,小脑幕下血肿>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10mm。

第5节:脑血管疾病

1、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伴动脉病变。

2、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最多见: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血管性痴呆。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一)概念: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的脑组织缺血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1小时内缓解,●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可以反复发作(特征性表现)。(二)临床表现:大脑供血靠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1.颈内动脉系统TIA:运动瘫(●运动性失语)和感觉瘫(●一过性黑矇)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

3.大脑中(后)动脉:对侧肢体单瘫、轻偏瘫、面瘫等,优势半球出现受损常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出现空间定向障碍,命名性失语、失读等。

4.大脑前动脉:人格和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局限性癫痫:脑电图有异常。

2.Meniere病:发作性的眩晕伴听力障碍,每次发作时间超过24小时。(四)治疗:TIA提示要发生脑梗,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为永久性脑缺血。

1.预防性药物治疗:

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首选阿司匹林50mg/d。

②抗凝药物:不应作为常规治疗,但对伴房颤、频发的TIA患者可考虑使用肝素、华法林等。

2.脑血栓和脑栓塞共同构成脑梗死。

二、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一)常见病因

1.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且常伴有高血压(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2.最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二)临床表现

1.大脑中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液供应内囊

(2)主干闭塞:对侧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

(3)深穿支闭塞:对侧偏瘫,无感觉障碍、无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

2.大脑后动脉闭塞: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身麻木),命名性失语、失读等。

3.椎基底动脉闭塞:

(1)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

(2)小脑后下或双侧椎动脉闭塞: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

●临床表现:前庭共济交火球

前庭:眩晕、呕吐;

共济:同侧共济失调;

交:交叉性感觉障碍;

火:Horner综合征:孔小球陷同垂无汗(压迫颈交感神经);

球:球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3)脑桥基底部梗死:闭锁综合征:只能眼动其它部位都不能动。

(三)诊断

1.CT:梗死区低密度灶,不能用于脑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主要用于排除脑出血。

2.MRI: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早期诊断首选,可提示早期缺血梗死灶。

3.特点: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无脑膜刺激征、起病慢、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四)急性期治疗方法

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灌注。

(1)静脉溶栓治疗:仅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

(2)动脉溶栓疗法:尿激酶或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3个小时内治疗最好;在起病6小时间内进行溶栓。

2.早期溶栓治疗。

3.抗凝治疗:未行溶栓治疗的应48小时内给予阿司匹林。

4.血液稀释法:分水岭梗死者首选本法。如低分子右旋糖酐。

三、脑栓塞

(一)病因

1、栓子来源:主要来自左心房、左心耳。

2、最常见病因:心房颤动。

(二)临床表现1、起病急,无前驱症状,说堵就堵;青壮年多见。

2、意识清楚或短暂意识障碍(脑出血有意识障碍)。

3、有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1)颈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出现运动性失语和一过性黑朦。

(2)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

4、无脑膜刺激征。

5、脑脊液里没有红细胞。

(三)治疗原则

1、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范围。

2、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溶栓:心源性脑栓塞3小时内首选罂粟碱。

●脑血栓和脑栓塞的区别

脑血栓

脑栓塞

栓子来源

脑内形成(本地人)

左心房、左心耳(外地人)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心瓣膜疾病,特别是房颤

起病

发病缓慢

发病急,说堵就堵

发病年龄

老年人,60岁以上

中壮年

四、脑出血

(一)最常见病因:●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人最常见病因则是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

(二)病理

1、最常见的部位:●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

2、最主要受累的血管:●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三)临床表现

1、基底节区出血:是脑血出最常见的类型,其中最常见部位壳核(豆纹动脉),其次是丘脑(上视障碍)。可以出现“三偏征”(典型表现)和无反应性瞳孔缩小。

2、脑桥出血:●交叉瘫+针尖样瞳孔=脑桥出血

3、小脑出血:共济失调+针尖样瞳孔

4、脑室出血:由脑室内脉络从支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流入脑室所致。

●去大脑强直发作+针尖样瞳孔+脑膜刺激征=脑室出血

因病变损害,使大脑与中脑和桥脑间的连系中断,影响了上部脑干的功能所致。常见于重症脑出血昏迷期,天幕疝晚期,脑室出血,中脑、桥脑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脑干损伤等。其主要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上臂内收并旋内,前臂伸直并过分旋前,髋内收、内转,膝伸直,颈后仰呈角弓反张。病人常呈深昏迷状态,伴有呼吸不规律及全身肌肉抽搐。

(四)辅助检查

CT:急性期可见●高密度血肿(脑血栓和栓塞是低密度)。

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脊液洗肉水样。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加上CT显示高密度影,那就可以确诊。

(六)急性期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1)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高血压处理:不能使用强力降压药(利血平),防止脑缺血,可以使用速尿和硫酸镁;(4)降颅压治疗:甘露醇,前提是血脑屏障完整。

2、高血压颅内血肿手术适应证:

(1)小脑出血血肿>10ml、直径>3cm;

(2)壳核出血血肿>30ml,颅内压增高可能形成脑疝者;

(3)丘脑出血血肿>15ml,病情继续恶化者;

(4)外侧型及小脑型出血血肿,病情加重。

●总结:

短暂性脑缺血:安静起病,症状在30分钟内缓解,不超过24小时。

脑血栓:安静起病,症状进展相对缓慢,CT低密度影。

脑栓塞:活动起病,症状急,无意识障碍,CT低密度影。

脑出血:活动起病,症状急,有意识障碍,CT高密度影。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脖子硬)

手留余香---欢迎分享

21年医师火热报名中...

?直播+重播课手机,电脑都可以

?技能,笔试全包含

?现报名赠送新大纲教材书一套

?早准备,早复习通过率高

?第一年不过,次年重学;

星恒医考:整年复习计划,助力你通关拿证

积水成渊往期精选▼

实践技能操作-施老师-心肺复苏01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11

模拟测试-中医基础理论07

模拟测试-中西医妇科测验03

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总结02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2

乘风破浪--临床-俞建臣私塾班集结号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10

模拟测试-中医外科学07

精神神经系统知识点总结01

模拟测试-中西医妇科测验02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1

护士-模考-专业实务解析二03

21年备考测试练习题-09

模拟测试-中医外科学06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05

模拟测试-中西医妇科测验01

护士-模考-专业实务解析二02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04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3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