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了星空,留下了这些疑问......
作者|云南省一院孙丹雄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字,太长不看版来啦~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要警惕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因为起病隐匿,不像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常有很多线索,该病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症状特征,进展又慢,早期病人根本不在意,很容易误诊、漏诊。
■COPD往往先有多年气促,逐渐肌肉萎缩、乏力,而运动神经元病可表现为先有肌肉萎缩、乏力,然后气促。
■慢支炎一般多年后发展为COPD,而该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
■肌肉萎缩明显,伴肌无力,需想到该病可能。
■患者需要的呼吸机支持压力不高,甚至偏低,10cmH2O左右,就可以维持住氧分压,让你感觉可以撤机了,然而就是无法脱呼吸机,一脱机就呼吸困难。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其他指标都好转,就是PCO2不能降至正常,PCO2高提示肺泡低通气,特别是当患者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时候,则高度提示该病。
■运动神经元病,既然病变在运动神经,那么感觉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一般情况下不受累。
正文开始~霍金是一个让我非常佩服的人,长期瘫痪在轮椅上,毅然面对现实,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宇宙大爆炸研究,还多次来中国演讲。我以前梦见自己得慢性肾炎,半夜吓醒!
霍金的传奇很多,出生当天正好是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年忌日,逝世当天又是爱因斯坦的生日。传闻霍金预言年后,假如不移民火星等外太空,人类灭亡。欧耶,年后,肯定没有医闹了,终于不用当医生,或者当医生也没有医闹了。
我感觉霍金似乎读过西游记,年,不正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的时间么?我不怕世界末日,请让我活到年后,到年,我会证明我的勇敢!小伙伴们,有不怕世界末日的吗?
扯远了!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个是什么病?知道霍金,就知道大概!
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及锥体束征,最终导致吞咽困难和呼吸肌无力而死亡。这个病呼吸科的医生很有必要知道,要不然误诊COPD几乎不可避免。分享一例我遇到的误诊好久的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并文献复习。
病例患者女,50岁,诉活动后气促大约2年。2年前活动后感轻微气促,近1年气促明显,伴咳嗽,偶尔咳白色粘痰,能行走,但感乏力,无胸痛、咯血、发热、双下肢水肿、打鼾等等,多次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肺气肿”,不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症状时轻时重。
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吸入空气下SPO2:75~80%,口唇稍发绀,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啰音,心脏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力5级。
三大常规、血生化等无明显异常。胸片:双肺纹理增多。
血气分析:PH7.33,氧浓21%,PCO2:60mmHg,PO2:50mmHg,BE正常。
患者虽然反复住院,但是病史说的不是很清楚,当时我一看,活动后气促,咳嗽,血压正常,没有糖尿病,心脏查体无异常,心脏疾病可能性不大,血气分析CO2潴留,多次就诊诊断为“肺气肿”,很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
我曾追问她,乏力是不是很严重,她说就是有点没力气。我就没有在意。因为没有力气的原因太多,最常见的就是累了。其次就是懒病发作。
我很多朋友经常问我:“孙医生,最近没有力气,软绵绵的,生什么病了?”我就问他们:“逛街有没有力气?”他们就说:“逛街可以,但是逛着感觉没力气!”我再问:“跑个几百米有没有问题?”他们说:“可以跑啊,但就是感觉没力气!”我就说:“懒病,诊断明确!”这些能走能动的没力气的朋友们,现在全部活蹦乱跳的!
2型呼吸衰竭,没有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不考虑,考虑常见病COPD,然后按照COPD治疗。然而,肺功能回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居然正常!
我晕倒!吸氧后,氧分压升到60mmHg,但是二氧化碳分压升到70mmHg,于是用了无创呼吸机,模式大家都知道:BiPAP。
然后请神经内科会诊,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示肌萎缩。请神经内科专家会诊,考虑运动神经元病。医院,遂出院。
病例反思重症肌无力、脑梗塞、脑出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多发性肌炎、各种神经系统外伤等等,会引起呼吸衰竭,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等肌无力引起2型呼吸衰竭,容易漏诊,并且,这些怪病不少见!我自己也见过好几例,并不陌生,然而,病人说只是有点没力气,让我疏忽大意,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成就感。
以前遇到好几例,从玉溪、大理、丽江、曲靖等等地方转院来的病人都有!
有一个患者我记忆犹新。
男,50岁,反复诉呼吸无力、气促半年入院。近2月,医院ICU,肺部感染控制后,仍然不能脱离呼吸机,头颅CT未见异常,曾脱呼吸机2次,几个小时后,病人就说没有力气呼吸,吸氧下,氧分压降至40mmHg,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才可维持呼吸。
入院后查体:缺氧征,双肺听诊无异常,心脏、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
床旁胸片:双肺纹理增多。血气分析:2型呼吸衰竭。电解质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
病人很明确的告诉我,就是感觉没有力气呼吸!一听,就想到是呼吸肌的问题,病史短,COPD基本排除。
住ICU后,曾尝试脱呼吸机2次,然后改无创呼吸机,每次就是几个小时,病人就说:“医生,我真的没有力气呼吸了!”查血气分析,PO2降至40mmHg左右,PCO2升至70mmHg左右,赶紧又上有创呼吸机。反复照胸片,没有气胸,没有感染灶,床旁气管镜未发现明显支气管炎症。
后来请专家(全国知名的一流专家)会诊,因外出检查风险大,也不宜肌肉活检,考虑:肌无力综合征。
病例后续:
每次我值班,患者总是要拉着我的手,然后不停的在小本子上写:“孙医生,我要脱呼吸机,我不想一辈子戴着呼吸机过日子!医生,我什么时候能脱呼吸机!”我只能说:“等你好一点,就脱呼吸机,但是你要配合无创呼吸机!”
她女儿也找过我好多次,每次都问:“孙医生,我老爸还有没有希望脱呼吸机?你就再试一次吧!难道他一辈子都要戴着呼吸机!都住ICU好几个月了!”
我说:“我们已经试过了,不行,其他医生都再也不敢尝试脱呼吸机了!只能再治疗一段时间看看!但是,他现在脱呼吸机很危险,医院巩固一段时间,好一些再尝试脱呼吸机!反正目前不大可能脱呼吸机!”
她女儿说:“医生,你们这里的ICU收费要便宜很多!”然后我就语塞、晕倒!
有一天晚上,我路过走廊,看见病人女儿睡在过道的凳子上,她微笑着问我:“孙医生还没有休息啊,我这里有饮料,你喝点吧!”虽然我阅历不丰,虽然感觉她的微笑很真诚可以排除潜在医闹分子,但是我还是习惯的说了句:“不,谢了!”
突然想起来,好像早上交班,医院通知走廊不能让家属睡觉,万一抢救病人会影响交通!不过,很明显,生活不容易,有钱还睡走廊体验生活的变态不多。生活不容易,我又突然想起来,这事好像不属于医生管。欧耶!说句实在话,作为农民出生的我们,我还真的不忍心把睡在过道的病人家属赶去小旅馆!
有一天晚上,我值班,查完房,刚好弄完一堆复杂病历,填病案首页居然要填邮政编码什么的,累得半死。准备喝口水避免低血容量性肾功能不全!
她女儿走进办公室问我:“孙医生,你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谈谈我爸的情况!”虽然谈了N次,不过正好有时间,我就说:“好的,没问题!Sitdown,please!”
病人女儿就哭了:医生,不瞒你说,家里面其他人早就绝望了。他们说出钱不出力。住院费他们愿意平分,但是不来看我老爸,只有我一个人照顾。想到我老爸以后要一辈子气管切开、戴着呼吸机,我真的是.....他从住院后,几个月了,一直都没回家,他不能临走前连家都没有机会再看一眼!
我还能怎么说呢,只得说:“也不是说完全没希望,希望总是......有一点的!你也别难过,你已经很尽力了,月有阴晴圆缺,人一辈子总会遇到些磨难,再治疗看看!”
我还能说什么呢,鲁迅说地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有些现代鲁迅又说,地上本来是有路的,走的人少了,渐渐的,也就荒草丛生,没路了。作为医生,我总不至于说,地上到处是路,得了怪病,也就没有路了。
病人女儿接着说:“医生,你上次给他尝试脱呼吸机,用无创呼吸机坚持了好几个小时,要不你再试试吧!我老爸问我很多次了,要我让你们脱呼吸机。他不想,我们也真的不想看他以后一辈子躺床上,戴着呼吸机。我们也无力长期住ICU。我真的是心力交瘁了。你就再试一次吧,实在不医院了。”
和病人女儿接触这么久,感觉她人很真诚,说句实在话,有谁愿意一辈子戴着呼吸机呢!要是我不学医,我敢面对一个长期气管切开的家人吗!况且,省外一流专家也会诊了,这病没法治。
并且,有一点很重要,你越是不尝试,家属就越是想尝试。
我便说:“尝试脱呼吸机也可以,但是有生命危险,并且,这一次不行,以后就真的几乎没有可能了......”
病人女儿:“不尝试脱呼吸机,我们真的是感觉,看不到任何希望,暗无天日.....”
签完字,行动。拔管,戴无创呼吸机!
病人拉着我说:“医生,谢谢!谢谢!.....”
没想到,戴着无创呼吸机,氧饱和度居然93%,观察了1个小时都在90%以上。我让他女儿进来看看病人,她高兴的不得了......
后来我出去会诊,凌晨5点钟左右,电话响起,护士说:“那个病人严重呼吸困难,你快来看......”
我回来一看,病人有气无力,面色青紫,全身出冷汗,氧饱和度才70%,叫护士准备有创呼吸机。很快,病人的心率下降至10~20次/分,呼之不应。立马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很快,心肺复苏成功,氧饱和度升至95%。
我出去告诉他女儿:“我真的尽力了,这次脱机坚持了六七个小时,极限了,以后不可能再脱呼吸机了,气管切开吧!”
他女儿哽咽:“既如此,算是命吧!我们真的认了!住重症监护室好几个月了,我感觉......就这样,解脱吧!”
没多久,来了,他女儿说:“医生,谢谢你!我老爸他想回家。医院,那里离家近。估计过两天,回家算了。谢谢你!”
我说:“好的......么,路上注意安全。上有呼吸机吧?”
她说:“有呢!”
我说:“那就好,这样安全些。”
肌无力综合征,就是肌无力,找不到任何原因。遇到过好几例,请了省外知名专家会诊,也搞不明白,但是可以明确是肌无力引起的呼吸衰竭,这也是非常好的,至少有了方向,不至于误诊为COPD。有一次,一个病人从外院转院上来,也是戴着呼吸机。请神经内科会诊,建议查抗HU抗体,鉴别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具备以下二项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1.临床表现为经典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亚急性小脑变性、边缘性脑炎、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Lambert-Eaton综合征),且抗Hu抗体阳性,不论是否发现恶性肿瘤。
2.临床表现不符合经典的临床综合征,抗Hu抗体阳性,且发现恶性肿瘤。
在抗Hu抗体阳性的副肿瘤综合征患者,85%的潜在肿瘤为小细胞肺癌。并且,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先于肿瘤数年出现。
这个抗体,要抽血送去北京查。我找家属谈话。家属说:查什么查啊,你拿单子来我签字。医生,我们已经去北京查过了,他就是没有力气,喘不过来,连呼吸都没有力气,你说还能有什么指望。医院也没有明确的诊断,就是肌无力,没法明确是哪一种,反正就是治不好。你们把他肺炎治好,我们就回去了。反正就这样啰!
最后,再来2例广州呼研所报道的运动神经元病。
病例一患者男,老年人,活动后气促半年余,爬楼5层以上可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伴胸闷,这个症状很不典型啊,四肢有力,不代表呼吸有力,另外,我爬5层楼也会呼吸增快啊。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COPD急性加重,经治疗无好转,并渐进性加重。家中哥哥、侄女因运动神经元病去世(这个家族史提供的很宋江:及时雨)。
入院查体:消瘦,心肺无特殊。全身四肢肌肉萎缩(肌肉萎缩的病人太多了),双大腿内侧见肌束震颤(这个有特点),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5级。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P02:67.2mmHg。其余无特殊。全身PET—CT检查未提示肿瘤。肌电图:考虑广泛性神经源性损害,并有左侧腕管综合征。
神经内科会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自动出院。
病例二患者男,57岁,反复咳白色粘痰、进行性活动后气促2年,主诉提示COPD。医院就诊,诊断为“COPD”,治疗无效。既往:高血压、心肌梗死。抽烟、喝酒,生活习惯不健康。
查体:呼吸20次/分,呼吸费力,三凹征明显(我觉得这个很有特点,呼吸费力,但是呼吸频率居然正常,都没力气增快呼吸了);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少许湿啰音(又提示COPD)。心脏(-)。肌肉萎缩(COPD的病人肌肉萎缩太常见),四肢肌力4级,病理征阳性(这个提示神经病)。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正常,PCO2正常,P02为74.6mmHg(这个也很有特色,都呼吸费力三凹征了,氧分压居然>60)。全身PET—CT未发现肿瘤。胸部CT三维重建:盘状肺不张。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中重度:FEV1/预计值在50~59%之间)。膈肌功能检查:吸气肌功能示最大跨膈压11.0cmH20(正常80cmH2O),明显下降。国内可以医院不多。按照COPD治疗,无效。肌电图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遂转神经内科。
写的太多了,但查了文献,又发现一例很有意思的病例,不忍舍去。
患者大学毕业生,乏力10年,气促2年。病人从高中时代感乏力,运动耐力比同学差,然而不影响生活和学习(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多,看来不能随便诊断懒病发作)。2年前出现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心理疾病会呼吸困难,但懒病在不合并心理疾病的情况下不会呼吸困难,更不可能双下肢水肿)。
医院就诊,诊断为“肺动脉高压”,经过治疗,病情可缓解,但出院后又逐渐加重。后转广州,查体发现胸锁乳突肌萎缩。后呼吸机功能检查示功能下降,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经全院大会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并肺动脉高压。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要警惕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因为起病隐匿,不像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常有很多线索,该病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症状特征,进展又慢,早期病人根本不在意,很容易误诊、漏诊。
呼吸科医生如何察觉到呢?
■COPD往往先有多年气促,逐渐肌肉萎缩、乏力,而运动神经元病可表现为先有肌肉萎缩、乏力,然后气促。
■慢支炎一般多年后发展为COPD,而该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
■肌肉萎缩明显,伴肌无力,需想到该病可能。
■患者需要的呼吸机支持压力不高,甚至偏低,10cmH2O左右,就可以维持住氧分压,让你感觉可以撤机了,然而就是无法脱呼吸机,一脱机就呼吸困难。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其他指标都好转,就是PCO2不能降至正常,PCO2高提示肺泡低通气,特别是当患者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时候,则高度提示该病。
■运动神经元病,既然病变在运动神经,那么感觉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一般情况下不受累。
最后闲聊——
霍金曾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面和谢耳朵开了个玩笑!霍金虽然不幸患上怪病,然而乐观面对生活,活到了70多岁,育有3名子女,还研究了宇宙大爆炸,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不知道,霍金会不会感慨:你只管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另外,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进口的利鲁唑,每片大约元,每天2片,以我国每年新增约5万患者计,仅此单一药物的药费支出将超过亿元。中药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有学者从里面提取成分来做研究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虽然我觉得很玄,搞不好就变成了太上老君炼丹,但还是希望起效,攻克病魔,还病人一个快快乐乐、简简单单的世界!
电视剧《黛玉传》里,林黛玉说:世界上最贵的,就是江上之清风,湖边之明月,这些免费的、简简单单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邝爱玲,杨新艳,陈日垦,等.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COPD2例并文献复习[J].国际呼吸杂志,,37(9):-.
2.李时珍,本草纲目。
3.秦茵茵,钟南山.以肺动脉高压为表现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误诊[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10(3):-.
4.刘振威,朱蕾,徐怀玉,等.运动神经元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三例误诊分析[J].上海医学,,26(12):-.
作者往期精彩文章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①丨葡萄球菌肺炎篇
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②丨肺炎克雷伯杆菌篇
教你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细菌感染③丨其他细菌
干货满满丨从国内首例H1N1,再谈流感合并肺炎的CT表现
肺结核诊断标准修改了,年执行,看看都有那些变化?
我是肺泡,一个经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肺泡!
CT诊断肺结核宝典: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经验总结!
指南你别骗我,抗结核药对孕妇很安全?
十二个病人的肺CT图像详细解读!
抗结核抗出肝毒性,保肺还是保肝,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喜欢本文就给作者打赏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