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概述: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病因: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烟雾病: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流行病学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版)统计,我国人群的脑出血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2~15例脑出血。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而且大多数人伴有高血压病史。常见部位的出血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共6类。不同的症状表现(1)内囊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对侧“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内囊出血病辑范围较大,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但若出血偏于内囊外侧,主要损害外囊部位,则临床症状多较轻些,多无意识障碍,偏瘫也轻,预后较好。(2)丘脑出血如属一侧丘脑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表现对侧轻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特别是本体感觉障碍明显。如果出血量大,受损部位波及对侧丘脑及丘脑下部,则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呕吐频繁呈喷射状,且有多尿、尿糖、四肢瘫痪、双眼向鼻尖注视等症。病情往往危重,预后不好。(3)脑叶出血也称为皮质下白质出血,可发生于任何脑叶。除表现头痛、呕吐外,不同脑叶的出血,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如额叶出血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疑虑,对侧偏瘫、运动性失语等;顶叶出血则出现对侧感觉障碍;颞叶出血可出现感觉性失语、精神症状等;枕叶出血则以偏盲最为常见。脑叶出血一般症状均略轻些,预后相对较好。(4)桥脑出血桥脑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早期表现病处侧面瘫,对侧肢体摊,称为交叉性瘫。这是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如果出血量大,则影响对侧,出现四肢瘫、瞳孔缩小、高热、昏迷等症;如果血液破入第四脑室则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等严重症状,预后多不好(5)小脑出血若出血量少,临床表现常常是先出现头晕,继则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走路不稳、讲话不清;如果出血量大,压迫延髓生命中枢,严重者可突然死亡。(6)脑室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继发性者是由于脑内出血量大,穿破脑实质流入脑室。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小时便陷入深昏迷、高热、四肢瘫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为严重,预后不良。临床表现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1、基底节区出血:主要壳核:三偏征2、丘脑出血:偏身感觉障碍3、脑叶出血: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4、脑桥出血:交叉瘫5、脑室出血:四肢迟缓性瘫(很重)6、小脑出血:共济失调病理分期急性期(血肿形成期)血肿吸收期囊腔形成期出血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演变过程: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注意:演变过程可出现互相重叠现象。根据血肿时间MRI分为:一、超急性期二、急性期三、亚急性期:早期;中期;后期四、慢性期MRI表现一图解决脑出血不同阶段的MRI表现1、超急性期(24小时内)血肿形成,其内主要为含氧合血蛋白的红细胞凝集。氧合血红蛋白缺少不成对的电子,具有抗磁性,无质子弛豫增强作用。所以在磁共振成像时既不影响T1弛豫时间,也不影响T2弛豫时间。此时血肿信号可为等信号。但由于短期内血块收缩和血浆中水分被吸收而致蛋白含量增加,又可能造成T1弛豫时间缩短,此时血肿将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信号表现:T1WI等或略高信号T2WI等信号2、急性期(1—2天)血肿内红细胞主要为脱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含有4个不成对的电子,呈高速自旋,具有很强的顺磁性作用。但脱氧血红蛋白不引起质子和电子的偶极增强,因此不能缩短T1,所以不论在细胞内还是在细胞外,脱氧血红蛋白T1WI均呈等信号。相反,脱氧血红蛋白对T2的作用非常明显,能显著缩短T2时间。因此急性血肿在T2WI呈中心低信号。信号表现:T1WI均呈等低信号T2WI呈中心低信号3、亚急性初期(第3-7天)红细胞的细胞膜完整,血肿内红细胞的脱氧血红蛋白进一步氧化,形成正铁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内期。同时红细胞也可能发生溶解。正铁血红蛋白内含有5个不成对电子,为强顺磁性物质,使T1弛豫时间缩短。一般情况下,脱氧血红蛋白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的过程是由血肿外层向中心推移的。信号表现:T1WI血肿由外围开始出现高信号;T2WI仍为低信号。4、亚急性血肿晚期(7—14天)红细胞的细胞膜破裂,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扩散。信号表现:T1WI高信号区域由外周向中央增大T2WI也出现高信号5、慢性期(大于14天)血肿内以铁蛋白为主,血肿周边形成含铁血黄素信号表现:T1低信号T2低信号总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脑血管发病率不断上升,脑出血也不例外,而且脑出血是心脑血管病中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所以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一步的了解,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影像资料,减少患者致死率!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