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颅治疗脑出血新术式落户中原健康

文:河南日报李淑丽

通讯员 陈燕 尹 歌

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从内科的保守治疗到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微创手术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使我国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月13日,由河南省医学会主办,医院承办的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原首届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最新研究与转化应用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这是中原地区脑出血救治领域再上新台阶的契机,国内知名脑出血治疗专家孙树杰教授、骆锦标教授、沈维高教授及中原地区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张杰文教授、刘献志教授、滕军放教授等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脑出血诊治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

这是一个中原地区脑出血治疗领域的里程碑,来自我省及山西、山东、天津、安徽、江苏等多名神经内外科医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不开颅治疗脑出血新技术落地郑州,进一步提高了中原地区脑出血诊疗技术水平。

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表示,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独具特色、实力强大的品牌优势学科,能够承办此次研讨会,医院神经内科学术实力的认可,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脑出血救治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将极大地造福中原患者。”

名家汇聚交流脑出血救治最新技术

医院孙世龙院长发言

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患者常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病史,多在活动中发病,且发病突然。而患者一旦发病,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我国对脑出血的治疗历史悠久,从内科的保守治疗到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从微创手术开展以来,治疗方法从简单地救治患者生命到减少脑损伤,再到精准脑保护微创穿刺术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脑出血治疗现状,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使我国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作为我省率先开展微创软通路医院,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杨春光带领团队已成功实施了46例“定向软管颅内血肿穿刺新技术”,使患者在术后的第三、四天即可清醒,同时指挥大脑中枢做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

杨春光介绍,“定向软管颅内血肿穿刺新技术”就是将一根直径3.5毫米的柔软硅胶管,在CT的精准定位下穿透颅骨,直达脑出血部位,引流排出积血,对患者的损伤小、恢复快。

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杨春光

56岁的张先生,在3月5日晚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地,3月6日上午10医院时,张先生仍然处于昏迷状态,CT显示,张先生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约ml,因出血量大,插入了两根引流管,手术后的CT片显示,在术后的第三天,颅内血肿已经完全引流完,同时,张先生神志已清醒,四肢已经可以通过大脑的指挥,来做各种动作。

张先生的亲友连说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真的不开颅就能抽出脑袋里的血、想不到第三天病人就清醒了、想不到手术后病人没有出现偏瘫。

展望未来引领我省脑出血治疗新方向

中科院研究员神经外科博士孙树杰现场授课

郑州市急救中心、郑州市颅脑损伤救治中心、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郑州市脑卒中筛查防治中心,无声地诉说着郑州市二院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所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

郑州市二院大神经内科主任孟凡超说,目前,神经内科拥有三个病区,余张床位,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更有独特的方法。

郑州市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李青提醒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注意脑卒中的预防,如出现头痛、呕吐、眩晕、流口水以及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医院检查治疗。

该院神经内科还设置有癫痫及神经电生理室,主任王夏红博士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哈医院癫痫中心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两年的学习中,她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癫痫诊疗技术,并将其带回到郑州市二院,帮助更多的中原癫痫患者。

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杨春光告诉记者,他所学的专业就是“定向软管颅内血肿穿刺新技术”,这种手术所带来的远期效果,患者非常满意。

◎本文版权归“28号”所有,欢迎分享。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以及“此文章已获得‘28号’授权”,暂不支持转载时修改原文的行为。

28号

28号

河南日报专刊频道

长按“指纹”即刻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


转载请注明:http://www.fbpcw.com/cxby/116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